近日,“塑以载道”全国雕塑艺术展在无锡市书画院美学空间(无锡薛福成故居旁)拉开序幕。此次展览面向全国,特邀30名老中青优秀雕塑家参与,为科学家塑像,向科学家致敬。展厅内,50余件精品力作向观众全面展示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科学家的事迹风采,在传播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民族精神的同时,更展现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此次展览特邀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担任学术艺术总主持,他亲自题写展名并支持了三件作品参展,为该展鼓与呼。
办好一个展,提升一座城。无锡正通过培育国家级的展览、节庆品牌,浓厚城市文化氛围,为城市添彩,让城市“出圈”。
打造国家级展事,培育展览品牌
雕塑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建立城市标识、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年12月29日,无锡美术馆与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举行2024“塑以载道——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合作签约仪式。自此,无锡将与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和国家级、省级专业机构紧密合作,以双年展的方式,将“塑以载道——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办下去,为无锡新增一个国家级展览品牌。2024年的首展便以科技大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以及无锡籍科学家等为创作主题,来自全国各地雕塑家所创作的雕塑精品汇聚一堂。步入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吴为山的《钱学森》《周光召》《朱光亚》三件作品。三位科学家的形象栩栩如生,结合作品下方的文字简介,带领观众追忆科学家的动人往事,感受雕塑艺术传递出的精神力量。
吴为山在该展的视频致辞中提到,他17岁来无锡学艺,从无锡一步步走向了世界,他对无锡这片土地充满深情。因此,他这次参展是带着一种回馈第二故乡的情感而来。
“我们希望这个展览能给无锡市民带来视觉上的美好享受,让大家对雕塑艺术尤其是主题雕塑创作产生集体认知,从而更愿意去亲近雕塑艺术。”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雕塑家协会主席尚荣表示,该展的参展作品形式多样,手法多元,参展艺术家来源广泛,梯队合理,来自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雕塑家协会、安徽省雕塑协会、青岛雕塑艺术馆等专业机构的艺术家们都献上了精品力作;来自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业教师们带来了创新作品,更有周阿成、陈钢等无锡本土雕塑家的创作。因此,该展堪称重量级。“通过在无锡的展览,这些艺术家们也能更了解无锡、亲近无锡,对未来在无锡进行创作抱有热情。”
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塑者何为?塑以载道。雕塑家们通过再现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等方式,既表达了对科学家的敬意,又展现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深刻揭示了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和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一次艺术与科学的对话。”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表示,科学也是艺术的,科学家们具有艺术情怀;艺术也是科学的,艺术家要用科学的方法和观念进行艺术创作、开展艺术批评。“这也是南京大学与无锡的一次美好相遇。”何成洲期待南大艺术学院与无锡能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助力无锡培育展览品牌,为地方美术馆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让艺术浸润城市,扮靓公共空间
一场雕塑展、一件雕塑作品,能为城市带来什么?“这次在无锡举办的全国雕塑艺术展,布展十分出色,反映了江苏雕塑艺术的水平。”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表示,近年来,江苏的雕塑艺术发展迅速,走在了全国前列,“江苏雕塑月”已成为知名的艺术品牌。吴为山曾说,“全世界一年只有12个月,而江苏却多了一个月,就是‘江苏雕塑月’,这是江苏人民给予江苏雕塑家们的一个特殊月份。”2015年至今,“江苏雕塑月”已走过了九个年头,为全国主题雕塑艺术创作作出了积极探索。据了解,“江苏雕塑月”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策展,吸引全国一大批雕塑家参与进来,创作出一批雕塑艺术的精品力作,展示“雕塑江苏”的新气象、新成果,推动雕塑艺术更加走向人民、走向公众。而今,“江苏雕塑月”把展览从南京办到了江苏多地,章剑华希望无锡可以参与这一艺术品牌的打造,借其影响力,助力城市文化建设。
从场馆到城市,从室内到户外,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一件成功的雕塑作品,一个成功的艺术展览,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点睛之笔,可以提升城市气质、扮靓城市空间。学前街和睦亲坊巷的交叉口,矗立着钱基博与钱锺书的雕塑,凸显了这条街巷的名士风范,而这样的名人雕塑,学前街沿线还有薛福成、顾毓琇、顾述之、唐文治、杨荫浏,共六组,都是曾在这条街附近居住或是从这条街走出去的名人名士;运河艺术公园内,“无锡阿福”登上了圆筒粮仓,太湖渔网围成了迷宫空间,以运河文化、江南文化、无锡地域文化为题材的公共艺术雕塑作品,吸引着市民游客前去打卡;还有崇安寺景区二泉映月广场上的阿炳雕塑、吴文化广场上的泰伯塑像、鼋头渚人杰苑内的32尊名人铜雕……在无锡,越来越多的雕塑出现在街头巷尾、公园游园、城市广场……城市即展厅,无锡正通过雕塑艺术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扮靓城市空间,对地方文化进行提炼和放大。“雕塑与无锡是双向奔赴。”尚荣表示,无锡人杰地灵,是个历史底蕴十分深厚的城市,完全可以在城市各个空间,通过进一步打造没有围墙的美术馆,用雕塑来展现城市个性和魅力。
以展览促进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让展览、节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放眼世界,始于189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经历百余年,已经成为支撑威尼斯发展的重要动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视线回到国内,乌镇戏剧节带来的广泛影响力早已扩大到戏外,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让网红城市西安又拥有了“电影之城”的身份,全国美展展区申办的竞争呈现出日益激烈的趋势……文化IP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形象的提升,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力。事实上,近年来,无锡也在不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争取重磅艺术展事在锡落地。2022年8月,中国第18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在无锡雪浪小镇开展,以展览为媒,架起了连接中外文化艺术的新桥梁,全面展示了无锡作为江南文化名城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打响了“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城市品牌,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首届中国公共艺术大展”将于今年在锡城举办,届时,也必然是各地名家齐聚,为锡城民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和感受。
据了解,“塑以载道”全国雕塑艺术展也是无锡美术馆继“倪云林”全国美术作品展、“盛世传芳——当代中国书画作品研究展”之后,打造的又一项重要的国家级品牌展览。在尚荣看来,这一展览之所以能够落户无锡,一方面得益于无锡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气质特色鲜明;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无锡政府部门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打造品牌展事的大力支持。以展览促发展,具有影响力的高品质展览活动除了能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树立举办地的城市形象,还可以对城市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无锡美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顾真真表示,2024年,无锡美术馆将举办更多重量级美术展,开展美术交流、学术研讨、培训研学等活动,呈现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美术作品,彰显无锡文化的独有气韵与时代风采。(张月、韩玲 文 / 钦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