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金振声
“一年之计在于春!”龙年伊始,龙马精神、云起龙骧,让我们一齐起而行之、迎向明媚春光!
去年3月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嘱托江苏,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语重心长,让人如沐春风、倍添力量。从那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春天开始,省委反复要求我们不折不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强调“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江苏干部要把这八个字当作座右铭”。斗转星移、又到春天。今年1月的省人代会期间,省委主要领导专门寄语无锡,“扎扎实实、踏踏实实要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一种态度”。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实干的要求一以贯之。一个“实”字,意蕴丰富。上部的“宝盖头”可以看作是一副担子,下面的“头字底”又能理解成挑担的肩头。对一个人来说,“重锤敲响鼓”,要想走得远,首先必须义不逃责、挑好肩头的担子,行稳以致远;对一座城市而言,“重担压快步”,要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同样必须拿出应有的担当,在百舸争流中奋力争先。从癸卯兔年到甲辰龙年,在春回大地之际,省委再次用“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勉励我们,就是希望新的一年,无锡要从经济大市的地位和使命出发,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挑起大梁;就是希望新的一年,无锡的干部群众要实字托底、敢作善为,共同开创事业发展新天地。“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在春天这个新生季节,惟有负重实干,才能尽收春光景、盎然春意中!一年自春始,实干开新局!
站在春天的门槛上,我们应当倍加珍惜省委的信任期许,倍加珍惜全市团结奋发、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深刻认识到肩上“经济大市”的责任之重、“能快则快”的要求之重、“挑起大梁”的期望之重,把“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当作座右铭,用苦干实干扛起这副千钧担,确保把“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不折不扣落到一个“实”字上,奋力展现“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的新气象新成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挑起重担必须抢先起新程,在紧抓春时中掌握新的主动。新的一年,不仅意味着岁之始、月之始、日之始,而且意味着每行每业、每座城市的比拼都要重新开始。是先知先觉“江南春信早”、抢抓农时、备好春耕,还是慢慢吞吞地“春眠不觉晓”,到了年底自然就会见分晓。更何况,长三角城市千帆竞发,我们必须尽快进入拼抢“开门红”的满格状态,用争先的拼劲抢占领先的身位,为牢牢掌握今年发展的主动权开好头、起好步。
务必抓紧形成新优质增量。现阶段,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无锡作为万亿级城市、人均GDP前列城市,为全省贡献更多优质增量责无旁贷。应保持“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工作节奏,锚定全年目标,拿出更多颗粒度细的服务,使出更多战斗性强的举措,推出更多有实物量的重大项目,以“开门红”促“全年红”,以无锡“进”促全局“稳”。
务必抓紧培育新质生产力。无锡是全省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但“从0到1”的基础研究尚显不足,“从1到100”的工程化产业化仍需突破,“从100到10000”的产业化亟待加速。若不能尽快补上这些短板,长此以往极易落入“中等技术陷阱”。应切实增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统筹做好全市科创领域的制度性安排,以争创省“应用基础研究特区”试点为牵引,加快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以设立场景应用促进机构为牵引,集聚领军企业、建强载体平台、优化产业生态,以技术“护城河”更好拱卫自立自强的核心竞争力。
务必抓紧推进新型工业化。无锡产业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大、开放程度高,是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枢纽和支撑,但“大”不等同于“强”,“全”不代表均衡。应立足我市“465”现代产业集群,锚定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加强链长与链主互动、考核与服务协同,深化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和终端化品牌化发展行动,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巨人”,挺起无锡这座新时代工商名城的强大“脊梁”。
务必抓紧融入新发展格局。无锡身处开放最前沿、战略交汇点,促进内外双向开放,是赢得资源双向奔赴的必经之路。应主动思考应对全球贸易碎片化、资源异质性、外贸碳壁垒等突出挑战,加强政策研发和渠道创新,(下转第2版)
负重实干,我们从春天出发
(上接第1版)有效提高机场等开放口岸的辐射能力、快速路网和集疏运体系的通达能力、综合货运枢纽的供应链组织能力,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和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城市,吸引更多资源要素在无锡集聚、配置、增值,积蓄“快人一步”的强大势能。
挑起重担必须顺势开新局,在驾驭春风中立上新的潮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当前正处于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也处在新一轮国内政策周期和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的历史性叠加。“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诸多战略利好不会自动变成无锡的发展成效。我们不能等风口来,而要迎向风口、驾驭风向,主动从无锡肩负的使命责任和具备的优势条件出发,该出手时果断出手,能多干就尽量多干,瞄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自我加压、自我超越,能快则快、决胜未来。
加快拓展未来产业新赛道。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已是大势所趋,关键在于“见人之所未见”。应瞄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密切跟踪科技变革趋势、产业发展规律和赛道成长逻辑,加快培育壮大集群发展促进组织,用好全国高校未来技术学院无锡合作联盟,分赛道落实好基金、招商、平台、人才等“四梁八柱”,争取进入“首发阵容”,率先形成新的增长极、动力源,以未来产业重塑无锡的产业未来。
加快建设人才导入型城市。人是城市的活力来源,人气旺了、人心齐了、人才多了,城市能级自然也就强了。应把人才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科产城人”理念贯穿始终,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体推进更高水平民生“七有”各项工作,统筹建设标志性设施和“小而美”项目,让城市更加亲和好玩、全龄友好,使更多的人近悦远来、会心一笑,打造“不拘一格”聚才用才的人才导入型城市。
加快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太湖治理寄托着中央和省委的殷殷期许。应切实增强“太湖治理看江苏、江苏治太看无锡”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继续以“百亿元”的手笔和魄力推进重点治太项目,更高标准抓好控源减污、生态清淤等工作,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同时,坚持把整个无锡当作太湖一样来呵护,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从水到岸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把“太湖美”真正唱到每个人的心坎上。
加快探索人文经济学实践。一个城市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历史上,无锡之所以在每一个大时代中驭势乘风,成就吴文化发源地、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乡镇企业发轫地的繁荣盛景,正与文化的力量密不可分。迈上新征程,应紧扣江苏“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目标,深入研究阐释无锡“崇文重教的历史文化、诚信创新的工商文化、筚路蓝缕的创业文化”中的人文经济学内涵,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和文明实践,使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让流淌在无锡大地上的江南文脉和现代经济和谐共生,在新时代织就经济繁荣与人文鼎盛的“双面绣”。
挑起重担必须实干建新功,在跋涉春山中收获新的精彩。新的一年,一切犹如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需要从第一级石阶重新出发。前路迢迢,每一步都需要艰辛付出,每一步也都将踏上新的高度。应深刻领会“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时代内涵,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向阳而生、逐光前行,深入研究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以一项项工作部署、一张张民生清单、一个个忙碌身影,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用2024年的新实干来成就2024年的新精彩。
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低调并非没有调子,而是平和坦然、不跑调不走调;务实,就是步子要再实一些,反对那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张扬不是沉默不语,而是静水深流、滴水穿石。应杜绝一切浮躁心理、急躁心态,把心思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将人民利益置顶,将社会效益放前,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严防政绩冲动、投资冲动以及其他不当倾向和冲动,杜绝“新形象工程”,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惟有如此,才能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宏伟蓝图、省委明确的施工图变为无锡大地上的生动实景。
坚持动真碰硬不推诿。既然选择了攀登,那就选择了天高地险,选择了披荆斩棘。特别是无锡作为经济大市,必然经受更早、更多、更直接的冲击和影响,遇到更多、更复杂的“两难”“多难”问题,惟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把各类挑战作为托举向上脚步的阶梯,才能迎难而上。尤其应巩固落实好“四下基层”制度,实打实解决问题、硬碰硬攻坚问题,在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中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同时,应围绕进一步激励“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状态和实干行动,立一切有利于创新创造、活力迸发的制度环境,破一切不利于放下包袱、敢想敢干的机制弊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克难者解难,营造更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坚持淬炼本领不自矜。不怕困难,不是不讲方法;敢于担当,也不是蛮干折腾。征服高山,必须勇气与智慧兼而有之,眼界不宽、知识不够、能力不强,只会望“峰”兴叹。应全面加强干部、企业家、科创人才“三支队伍”的中长期规划和常态化培训,输送更多关键岗位的“顶梁柱”、后劲充沛的“潜力股”到一流企业、国家部委、金融机构、顶尖大学实习深造,使其观念、思维、知识等综合素质,更好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更好适应我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趋势,打造一支国际视野宽、科学素养高、产业意识强的现代化建设生力军。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万物勃发的春天已经到来,在这分秒如金的美好日子里,只有一天接着一天奋斗,方能不负时代;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攀登,方能不负韶华。让我们重整行囊、挑起重担、即刻上阵,实干、实干、再实干,快步向着胜利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