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 越
《三字经》里有句经典语“养不教,父之过”,现在人们也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那么,父母如何科学地抚养、教养、培养孩子呢?认真阅读教育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所著的《心理抚养》后,启迪多多。
此书近三十万字,共分七大部分,向父母传递了许多科学养育孩子的理念: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家庭教育,关键是抓家长,而不是抓孩子。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养育尤其是心理抚养的好坏,可以影响乃至决定人的一生。父母对孩子的亲自陪伴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人的成长不仅仅是用钱堆起来的,尤其是心灵的成长,更不是用钱就能换来的。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与他们得不到父母的亲自抚养有关。作者在书中讲到了家教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很多家长事事都问老师,依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保姆,不愿把心思用于观察和读懂孩子,孩子一旦出了问题,一味责怪别人,而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有的孩子因从小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父母的亲自抚养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她举了这么一个典型事例:2003年7月,沈阳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这名28岁的男青年曾劳教两次。这名个子不满一米六的瘦弱男子,竟然在八年间连续作案30多起,杀害40多人。在审讯中,他对警察说:“记忆中,我从来没感受过家庭的幸福和童年的快乐。我父亲是个赌徒,赢了就喝大酒,输了就打我妈和我们哥俩,还让罚跪,家里穷得叮当响。我8岁,妈就与爸离婚。6岁的弟弟跟了妈,我跟了爸。他只管赌,把我往爷爷奶奶家里扔。爷爷奶奶也不愿管,动不动打骂我。”他小学就辍学,整天在外游荡,靠乞讨度日,后来发展到偷窃,进了劳教所,18岁后就开始抢劫、强奸、杀人……
透过王某的经历,作者评述:当一个人在童年没有经历过比金钱更重要的“爱抚养”时,内心就不会拥有一点一丝的爱。反过来,便是对他人对社会失去爱,无法无天,丧尽天良,干尽坏事!很多心理变态的犯罪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家庭支离破碎,缺少父母的爱。所以,人为父母后,要注意自我修行、自律,努力成为好父亲好母亲;同时还要努力完善法制,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出一个亲近社会、具有良善品质和公德心的庞大群体。
“心理抚养”是本书的主题。作者浓墨重彩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详细阐述了父母需要牢记的育人关键点。
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人的社会行为初始时期。作者从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分析入手,把人的百年分为十个时期:乳儿期(0至1岁)、婴儿期(1至3岁)、幼儿期(3至6岁)、学龄初期(6至12岁)、青春初期(12至15岁)、青春后期(15至18岁)……其中,0至12岁为心理发展依恋期,12至18岁为青春期。她认为,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家庭教育特别要高度重视孩子6岁之前的心理抚养,然后,配合学校教育,抓好孩子青春期心理抚养,进而通过教养、培养,使孩子逐渐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
作者还详细分析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四个关键时期:3岁之前为情感抚养期;3至6岁是性格教养期;6至18岁为能力培养期;18岁之后为自我修养期。前两个时期是最重要的,而且取决于家庭和父母所为。孩子的情感抚养,是心理发展的首个台阶,主要由家中的哺乳者来完成,使孩子产生依恋情感。这是心理发展的起点,非常重要。而情感是人性的核心,有情感就有人性。心理养育的重点是培养心性健全的人。大自然对人性是有制约的,好的抚养才能培养出好的人性。作者形象地用脐带做比喻:依恋情感是孩子在离开母体后与抚养人之间的心理脐带。没有这种心理脐带,孩子的心理就无法正常发展。只有真正经历过辛苦的抚养过程,才能让抚养人获得这种心理资本,即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而心理既有善的一面,也会有恶的一面。家庭养育的智慧之一就是扬善抑恶。“通过良好的亲自抚养,让孩子眷恋、依赖、信任你……从而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要求,信任你的话语,愿意听你的话。”
“一本养育孩子的教科书”,这是我细读《心理抚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