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教育周刊

我市持续推进高质量集团化办学

到2025年全市高质量集团化办学覆盖率不低于80%

  前不久,市政府办公室发布了《无锡市高质量实施集团化办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全市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三年行动方向和目标,以此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持续保持省内领先,进一步提升市民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锚定总目标

  根据《行动计划》,我市着力打造“5678”工程,重点培育50个左右优质教育集团,2023年到2025年,全市高质量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分别不低于60%、70%和80%;推动“222”工程,每年评选20个左右优质教育集团、20名优秀教育集团管理干部、200名集团内交流轮岗先进教师;推进“双优双名”工程,3年内建成一批优质学校、优质学科组,培养认定一批名师、名校长。到2025年全市教育集团化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布局更加优化,方式更加多元,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保持省内领先,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行动计划》明确,加强顶层设计与布局规划,突出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通过健全集团化办学机制、强化集团办学布局规划、提升集团教师干部管理水平、提高集团办学质量和加强集团考核与激励五大举措,高质量推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各学段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完善教育管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健全集团化办学机制

  在健全集团化办学机制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完善办学模式,构建制度体系,建立溢出机制。明确了我市集团办学模式主要为“紧密型”“协作型”和“联盟型”,比如隶属关系相同的新建校一般采用“紧密型”模式。其中还提到,办学质量优、社会声誉高的成员校,可以脱离原教育集团独立办学。鼓励退出的成员校在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后,可作为牵头校组建新的教育集团,带动新的校区或吸纳新的成员校共同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集团办学布局规划

  《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拓展覆盖领域和优化规划布局,在试点的基础上有计划稳步扩大集团数量和规模,强化集团办学布局规划,集团成熟一个组建一个。三年内,促进我市集团化办学不断从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及职业教育延伸拓展。在此期间,我市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扩大”的原则,鼓励市直属学校和有条件的区属优质学校跨区域组建教育集团,推进区属优质学校跨区域管理校区、不同学段间组建教育集团,并鼓励高水平职业学校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一同明确的还有,纳入同一集团的紧密型学校一般不超过5所。

  提升集团教师干部管理

  高质量实施集团化办学,需要更多优质教师和优秀管理人员。《行动计划》在优化师资配备、加强教师交流、强化干部培养三个方面作了明确要求。其中在优化师资配备方面,承担集团化办学任务较重(一般为3个以上紧密型成员校)的总校,可在符合学校核编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履职实际适当加强人员编制力量配置。在加强教师交流方面,建立教师编制和岗位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推进集团内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交流,鼓励优秀骨干教师到集团内农村地区、薄弱地区和新办学校轮岗交流。

  提高集团办学质量

  《行动计划》还明确,加强集团化办学资源统筹,建立健全集团内教育资源管理、使用、评估、激励等制度机制,促进集团内部特色课程和教学等资源共享和集团内各校深度交流、深度融合,缩小各校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形成各校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态势,整体提升集团化办学的质量和水平。此外,我市在推进高质量集团化办学中,还提出了探索跨学段有机衔接的人才联合培养,组建集团内名师教育教学指导团队,充分发挥教育集团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坚持集团总校统一管理和成员校特色发展相结合等举措,促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集团考核与激励

  《行动计划》还提出,建立考评机制和优化激励机制,比如鼓励探索开展集团化办学第三方绩效评估制度,支持教育集团在教学、科研、课程等方面深化改革,并根据改革需要和成效,给予更多条件和资源保障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