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保健周刊

有“面儿”就行

无锡医保支付进入“刷脸”时代

  近日,不少在医院看病买药的市民发现,门诊大厅的缴费挂号窗口前多了一个“刷脸机”,市民无需携带手机、身份证、医保卡,只要面对屏幕按要求操作,即可通过刷脸实现医保支付,大大方便了没带医保卡和使用电子医保不熟练的人群。

  近年来,无锡市医保局持续推进医保服务数字化转型,切实演绎数字和城市“为人而转”的数字化内涵,全力打造以“医保码”(即“医保电子凭证”)为核心的智慧医保服务体系。自2020年起,以“医保码”为基础的线上医保诊间支付、互联网医院医保支付、电子处方流转等一系列便民服务陆续推出。现在,我市正于全省率先普及医保刷脸支付、打造医保“刷脸”城市,以进一步提升医保服务便捷度,并着力解决“一老一小”和其他使用智能手机不熟练不方便人群的医保支付便捷度问题。请看市医保局成立五周年系列报道第三篇。

  便捷 刷脸支付已成为医保“标配”

  “往那一站,不用做任何动作,很快就拿到了挂号单,真方便。”2月7日上午,60岁的陈大爷到无锡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8号结算柜台挂内分泌科配药,没想到,不用拿出手机、不用刷医保卡,甚至连口罩都不用摘,只需面对柜台前的一个刷脸设备屏幕,短短几秒钟就完成了医保支付。记者发现,不光陈大爷,还有几名患者也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通过刷脸完成了医保结算。

  市人民医院信息大数据中心工程师刘苏熠告诉记者,已经申领到医保电子凭证的患者在就诊时,无需携带身份证、社保卡等实体卡,也无需掏出手机出示医保电子凭证二维码,刷脸即可完成门诊开药,住院、出院费用结算等医保相关业务,尤其对于老年人或者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患者,刷脸享受医保服务,着实让看病方便了许多。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医院里感冒发烧的人很多,很多人都习惯戴着口罩。医保刷脸支付针对医疗场景做了专门优化,不用摘口罩就能完成身份识别,减少了大家在医疗场所暴露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受到了患者的欢迎。据悉,截至1月底,全市已有602家医疗机构和1365家药店配备了医保刷脸设备,基本实现了医保定点机构的全覆盖。

  另外,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医保亲情账户的刷脸功能也将在近期上线。届时,家长携未成年子女看病买药,只要绑定了亲情账户关系,就可以刷家长的脸使用子女的医保,未成年人群体使用“医保码”不够方便的问题也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放心 刷脸支付安全有保障

  除了医院,市医保局为药店也配备了刷脸设备。但不少市民对药店的刷脸支付存在疑虑,“刷脸就能扣医保?”“费用是从我的医保卡扣还是从微信、支付宝扣呢?”……面对疑问,南卫医药清扬店工作人员汤艳萍下了不少功夫。“不用担心,跟您平时使用医保卡购药是一样的。”在汤艳萍的不断解释下,主动要求刷脸支付医保的顾客也越来越多。

  医保刷脸支付在安全性方面又有哪些保障呢?针对这一疑问,市医保局数据管理处许珂磊介绍,医保刷脸终端是按照国家医保局相关管理规范,对医保参保人的人脸信息进行采集的。相关数据全部通过医保专用网络传输,与国家医保局信息平台交互完成身份认证。平台内置安全模块和监控模块,确保终端设备本身及业务运行的安全,实现医保部门对设备运行状态和运行风险的监控,可有效杜绝数据泄露和滥用风险。

  据悉,医保刷脸支付无需单独开通,已通过相关渠道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的参保人可以直接使用,暂未激活的参保人也可以通过刷脸终端输入身份证号现场开通使用。截至目前,“医保码”激活率已超过75%,仅今年1月,无锡就有超过253万人次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购药。同时,为了让市民更清楚每一笔医保费用的去向,“无锡医保”微信公众号正在进行全面升级,不久的将来,每一笔医保消费记录都会及时通过公众号推送到参保人手机上,消费的时间、地点、金额都有详细说明,也不用担心医保账户被人盗刷、错刷。

  高效 “智慧医保”服务体系更完善

  伴随着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的深化使用和医保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医保便捷服务在无锡落地。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除了刷脸支付外,以“医保码”为核心的“脱卡支付”应用场景也在持续完善中,全市已有34家医疗机构支持预约挂号、诊间医保线上支付,11家互联网医院开通医保结算,20家医疗机构、91家药店支持电子处方流转,覆盖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

  同时,市医保局还在持续推进医保公共服务的“网上办”“掌上办”。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超过40项医保业务可以在线上办理,包括个人账户查询、医保消费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办理等高频服务事项,覆盖了“无锡医保”微信公众号、“灵锡”APP、“江苏医保云”APP、“苏服办”APP等多个常用渠道。于2021年上线的智能机器人“锡小e”也在我市医保服务中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不断更新的医保知识库,“锡小e”平均每天在“无锡医保”微信公众号上提供超过200人次的医保政策咨询和常见问题解答,进一步回应了广大市民对医保的关注。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市民就医购药需求和医保服务需求,整合提升医保服务能力,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市医保局数据管理处负责人刘嘉熠说,市医保部门将把医保公众号和医保刷脸终端作为今后医保数字化服务的两个主要载体,打通线上线下场景,融合支付和经办服务,全方位打造智慧医保服务体系,推动医保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让所有参保人都能感受到医保改革带来的红利。(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