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年轻专业护理人员是稀缺资源

养老护理产业如何走出“夕阳困境”

  □本报记者 杨雯仪

  前不久,29岁的张依丹收到好消息:她通过主管养老护理师的评审,成为我市最年轻的中级职称养老从业人员。“评上这个职称让我未来的职业道路更有盼头了!”她笑言。然而,从整个养老行业来看,年轻的护理人员依然是稀缺资源。是什么在“阻止”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记者多方走访,希望能找到答案。

  困境

  不愿让人知道自己职业

  “千万别说我在养老院做护理工作。”这是一条员工误发到扬子锦辉老年公寓院长乔亦丰手机上的信息,“刚看到信息时我很震惊,虽然知道这个工作社会认可度不高,但员工不愿意说是我没想到的。”乔亦丰表示。

  30岁的周远是扬子锦辉老年公寓负责护理工作的少数年轻人之一,她毕业于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我们班同专业四十多个同学,还留在这个行业的可能只有我一个人了。”“即使在毕业季校招到了对口的年轻人,也很难留住,做几个月就辞职了。”乔亦丰表示。

  不愿说、留不住,并不是一家养老机构的困境。“基层的专业护理人员几乎没有年轻人的身影。”广益养老中心院长蒋依宏无奈地表示。“进入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主力军仍是‘60后’‘70后’下岗再就业人群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相比科班出身的年轻人,他们受教育水平偏低,入行时缺乏相关专业技能,需要通过一系列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稀缺

  年轻力量加盟仍是少数

  当初选择职业方向时,张依丹的选择是“少数派”,“我大多数同学选择去医院做护理工作。”如今,从事养老护理6年的她已在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休养部担任护士长,期间她获得江苏省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健康照护项目第一名。为什么选择养老行业?她坦言,经历过家中老人的康复照护后,她对老年照护有了更多的认识,“老年群体需要被关注,我学的专业对口,进入养老行业可以帮助到更多的老年人,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而且工作中我发现这个市场是一片蓝海,更坚定了我深耕养老行业的想法。”

  在张依丹看来,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行业前景不明是“阻止”年轻人加入养老护理队伍的重要原因。蒋依宏也表示,“职业认可度偏低、职业上升路径不明晰、社会关注度不够等原因制约了年轻护理人才的进入。此外,目前对养老护理人员入职、特岗补贴的门槛较高,我们集团90多名护理员,能享受补贴的仅一成。”

  不过,情况正在发生转变,“这次职称审定对行业内外来说是一颗‘定心丸’,从业者看到了职业上升的路径,行业外的人则看到了政策导向,以前我劝同学改行效果不大,但这次职称评下来后,有同学主动找我打听行业情况了。”张依丹表示。

  破题

  各项激励政策陆续出台

  前不久,我市第二届“最佳养老机构院长”和“最美养老护理员”选树结果出炉,其中30岁及以下的“最美”护理员占比三分之一。“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也希望有更多专业的年轻人加入。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不但可以推动行业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人员表示。

  各项激励政策也陆续出台。《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发布后,江苏省首次开展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全市最终有13名养老从业人员通过专家评审并获得相应的专技职称。相关补贴政策也在持续完善,目前,我市针对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岗位人员共有3类补贴,包括岗位补贴、入职奖励和特岗津贴。2023年,无锡市区累计发放相关补贴200余万元,惠及483人次养老护理人员。

  据悉,近日,民政部等12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护理等相关专业,稳步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本科教育。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加大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为养老服务行业培养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业界期待在政策引导下,养老护理行业会逐渐摆脱“夕阳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