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获悉,2021—2022年度太湖文学奖结束公示,夏坚勇的长篇散文《承天门之灾》、戴军的非虚构作品《心谣》、王黎群的传记《一朵野花:陈梦家纪事》等11部作品获太湖文学奖,金雪松的组诗《迷路》等3件作品获太湖文学奖提名奖,迟慧的童话《慢小孩》获太湖文学奖荣誉奖。“关注现实题材、凸显地方特色,是本届太湖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最大特点。”无锡市作协主席黑陶说。
太湖文学奖由无锡市作协设立于1981年,是本地最高文学奖项,也是文学界和社会各界认可度很高的地方文学品牌,见证了无锡几代作家群体的成长。本届获奖作品涵盖了长、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理论、儿童文学等,获奖作者包括无锡老、中、青三代作家。今年75岁的夏坚勇从事文学创作已有五十年,《承天门之灾》是他深耕宋史的集大成之作。戴军的《心谣》“捡拾”起散落在宜兴的民谣,有效促进了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993年出生的青年作家朱璟秋,以长篇小说《茶洲记》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此外,青年作家张翔的诗集《江南俚语》、苒小雨的中篇小说《设色宣纸》等作品也可圈可点。
直面现实,记录和思考时代,无锡作家用一部部高质量的现实题材佳作,主动回应着和当代文学的关系,努力确立无锡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谱系中的地位。黑陶表示,从本届太湖文学奖的获奖情况来看,高仲泰的纪实文学《深潜》关注科研新领域、陆阳和沈云福的纪实文学《奋楫者先:无锡县乡镇企业发展纪实》关注地方发展史、张春梅的文艺理论《网络文学“现实”的多重变异、未来性与大众美学》关注作者和读者以及传播的变化,都是现实题材作品,并且无锡元素、地域特色浓郁。就拿王学芯的诗集《蓝光》来说,诗作题材多与无锡的信息化、数字化及其应用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太湖文学奖评委阵容强大,体现了评奖的公正公平。“吴义勤、毕飞宇、刘旭东、丁捷、鲁敏、汪政六位终评评委,基本是国家级文学奖的评委阵容。”黑陶表示,新春伊始,市作协即向广大会员征集2024年文艺精品创作计划、2024年度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项目。据介绍,今年也是无锡市作协倡导精品文学创作年,引导作家关注并践行重大题材、现实题材、本土题材的文学创作。今年,无锡市作协“钟书文学沙龙”也将开展作品研讨、新书发布、文学分享等系列活动,助力城市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