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染缸”变样了,长江更清了

江阴4个印染集聚区按下建设“快进键”

  本报讯 近日,走进位于长泾印染集聚区的江阴市全益纺织有限公司车间,没有污水四溢,也没有异味,定型机、烘干机等先进设备有序运行。“‘绿色’改造后,污染少了,产品附加值升了。”总经理钱晓波喜出望外。记者获悉,长江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三年来,江阴以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县域示范为契机,推动印染企业“跨域整合”,目前4个印染集聚区全部按下建设“快进键”,携手助力长江大保护。

  印染是江阴传统产业之一,202家印染企业占地面积5450亩,一年排放废水9000万吨,亩均税收却不足8万元。“废水排放量占全市的62%,但产值只占2%。”江阴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赵浩淼说。印染企业管理粗放、配套落后,成为江阴这个全国百强县的“不可承受之重”。

  钱晓波这样描述进入旧厂房时的场景:“染料都是一桶桶搬进来的,溢到地上一摊摊五颜六色的污水。”每染一吨布就耗水120吨,光污水处理费就上千元。印染业利润之低,环境代价之大,触目惊心。

  去年,江阴依托省里支持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县域示范的政策红利,拉开印染行业集聚整治的攻坚帷幕,全力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赵浩淼介绍,4个印染集聚区采用“产业园区+连片净地+工业上楼”发展模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供气、统一供热、统一治污、统一中水回用”要求,高标准推进集群清洁生产。园区专门建了污水厂,为所有印染企业收集处理废水,中水回用率达50%,还注册成立管理公司,统一使用一张排污许可证。而企业入园需积极“智改数转”,“否则可能面临淘汰关停”。

  印染企业入园后变化巨大。钱晓波不但建起新厂房,还购入行业领先的各种印染设备。只见一楼车间顶部管道纵横,染料通过全自动输送系统进入染料机,一台台由工业电脑操作的染缸一字排开,数字化管理系统全面运用,整个生产现场干净整洁。技改后,他算了一笔账:一年产能可提高3000吨,用工量减少20%,单位能耗降低30%,单位污水排放降低40%,仅污水处理费就节省两三百万元。染出来的布料还不易产生色花、折痕等质量问题。“治污水平、环境质量、经济效益都提升了。”

  据悉,长泾、徐霞客两个印染集聚区一期厂房都已建成,周庄、华士的印染集聚区正在火热建设中。江阴印染业全面转型提升后,亩均税收将超过25万元,节约土地2250亩,废水排放量减少至2800余万吨/年,实现印染企业数量、用地面积、污染物总量“三减半”目标,为建设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厚植绿色发展底色。(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