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虎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66.2%,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等高度集聚。面对日渐庞大的城市运行管理事项,原有的城市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洪水、龙卷风、特大事故等极端事件频发,城市的正常运行管理经常被打破,城市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韧性不足、频繁失灵,传统的以人力投入为主要手段的治安防控、城市运行、政务服务等城市治理模式和信息处理方式,已难以适应特定情况下的城市运行管理需求。比如,最近几年我国多个城市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快速路高架段因道路结冰导致多台车辆碰撞、小区住宅楼架空层电动车起火等,都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考验。
着眼城市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应深入探究城市治理架构发生的根本性转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用具有高度时效性的鲜活数据来支撑指挥决策,支持快速响应和高效联动处置,对城市运行情况做到全面感知、前瞻洞察。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AI引领潮流并彰显着“头雁效应”。作为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也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了最前沿的治理工具。以要素的数据化与汇聚化、规则的算法化与人机共治为特征的智能化应用,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城市运行等领域全面拓展,给城市治理带来了真正的范式转变,不断将社会治理引向现代化。比如,新加坡统一了全国的传感器标准,城市主干道、公交车站、灯杆等设有传感器标准接入口,建设了进行数据收集、连接、存储和分析的基础设施与操作系统,开发了全国身份认证系统、传感器网络等一系列应用平台,城市智能化水平位居全球前列。上海明确提出要构建城市智能底座,打造城市运行智能中枢,建设城市数字孪生平台。全面推进智能场景应用,提升城市整体运行和决策效率,构建智能化风险防范应对体系。杭州的“城市大脑”谋划构建1个“智能中枢”支撑大模型生产体系,打造“城市大脑GPT”和“数智公务员”两大数智产品,培育N个行业大模型,全面“提智赋能”交通、住房、旅游等领域场景。此外,美国的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设美国首个智慧城市、英国推出“智慧伦敦计划”等。这些国内外先进城市均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来精准感知城市运行状态,通过数据挖掘和模拟分析对城市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形成破解城市交通、安全和环境治理等难题的方案。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迭代,特别是2023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集中爆发,2024年OpenAI发布的Sora大模型再次引爆全球。未来已来,AI技术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不可阻挡。无锡应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中的深度运用,以AI技术赋能城市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实现治理场景向全景转变、数字治理向“数智治理”转变,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夯实基础要素支撑。完善城市全时空感知、多维度监测的感知体系建设,加快5G、物联网、新型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建筑物、道路桥梁、市政设施、地下管网等部署物联感知神经元,对全市供水、排水、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完善基础地理信息、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三维模型、标准化地址库等城市信息,动态采集、更新、管理和维护人口、交通、产业等社会管理数据信息,统筹推进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城市运行动态的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与数据资源将城市中的各种关键要素、部件都连接起来,实现人、机、物、环境等多元融合交互,推动城市运行关键领域与信息网络、传感技术融合。
推动数据融合共享。广泛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数据资源,构建逻辑统一、物理分散的覆盖城市运行管理各领域信息的“城市数据湖”,实现城市治理要素“一张网”。推动行业数据、业务数据、视频数据、物联数据及地图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城市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多维度数据融通,以数据融合带动公安、政法、城管、市政、交通、应急、民政、卫健等相关部门治理资源整合,支撑公共卫生、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基层治理、体育赛事等各领域场景应用。完善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机制,推动交通、民生保障服务等相关领域数据开放共享,支撑城市管理服务资源精准有效供给。支持建设人工智能训练数据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知识图谱平台,建立多元数据整合利用机制。
打造城市智治图景。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城市全方位监测评估、全要素分析推演,尽早预测、及时预警、全力预防、有效应对影响城市运行的风险隐患,使城市治理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打造“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数据治理网络,在面临重大紧急情况时,以城市治理数据流驱动全局的控制流、业务流、要素流、决策流及时快速地响应,支撑资源的高效配置优化和系统的快速协调联动,切实提升快速响应和高效联动处置能力。围绕城市治理的关键场景,特别是极端情况下的复杂应用场景,开发服务政府决策、城市运行等专用性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计算形成问题最佳解决方案,提供科学决策辅助支持,推动城市治理从传统的经验判断型“人治”向由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的数据分析型“智治”转变。
创新多元治理模式。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多主体治理机制,丰富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间的交互渠道,以数字化技术强化政府、企业、公众的互联互通,构建形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趋势的“AI+多元共治”新模式。围绕人工智能+城市治理领域,创新投融资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探索形成有利于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发展的制度体系,鼓励和引导各类产品和技术提供商、生产和生活服务提供商、运营服务商等参与城市建设运营,加大力度引入头部企业,加快推动产业集聚,构建本地化人工智能+城市治理生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和城市治理的协同发展。
(作者系无锡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