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警方周刊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太湖e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去年以来,无锡市公安局紧盯企业所盼、群众所需,以建设、完善、提升“太湖e警”公安政务服务品牌为主导,打通数据壁垒,拓展智慧功能,简化办事流程,以“数据多跑路”换来“群众少跑腿”,以政务服务的暖心筑牢企业发展的信心。全市共建成108个“太湖e警”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群众提供264项公安业务“一窗通办”服务,累计服务群众180万人次。

  警企联动 服务集成“一窗式”

  今年2月,新吴公安分局园区派出所警企联络员在辖区一家公司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招揽的一批技术工人在办理入职时需要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由于人多量大,考虑到企业的用工需求,警企联络员耐心指导他们在手机上通过“太湖e警”小程序进行申请,并联系市公安局网办中心加急办好了所有人的证明。

  为服务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公安局专门成立警企联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实施细则,组织开展“解企忧、促公正、提效能、护发展”专项行动,了解企业生产中遇到的痛点以及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对问题诉求分级分类开展攻坚,累计走访企业430余家,解决难点问题206条。

  “没想到通过涉企综合服务窗口,这么快就办好了,真是太方便了!”前不久,无锡一家医药科技公司因科研需求,急需申请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许可。在市公安局涉企综合服务窗口,民警详细了解公司的诉求后,加快事项审批,将原来需要7个工作日办结的事项于2日内提前办结,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积极推动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受理、集中办理制度改革,无锡公安整合市、县两级公安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功能,统一增设涉企综合服务窗口,为60余项涉企事项提供“一窗式”服务,持续开展“减跑动”“减材料”攻坚行动,对33个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办理流程进一步精简,缩短办理时限,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

  迭代升级 服务延伸“厂门口”

  “我们推出了外国人居留许可延期网上办服务,通过‘太湖e警’小程序就能办理。”近日,市公安局出入境部门接到电话咨询,一家外资企业多名外籍工程师居留许可即将到期,但因工作无法到窗口办理,民警通过视频连线进行操作演示,帮助所有人通过手机顺利办理了居留许可延期手续。

  聚焦企业群众网上办事服务体验,无锡公安持续优化“太湖e警”公安政务服务平台网办事项流程环节,迭代升级公安政务服务地图,新增涉企服务专区,接入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云哨、制章服务等为企服务功能,推动市县公安机关和公安派出所三级网上服务支撑体系实体化高效运作,进一步提高网上服务效率,累计办件105万件。

  “园区共有524家企业,员工大约8万余人,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员,居住证办理需求量很大。”江阴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以前企业员工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往返派出所办理,现在有了“太湖e警”延伸服务点,利用掌上办、就近办服务,节约了企业员工大量的工作时间。

  无锡公安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安政务服务延伸工作,在全市重点村社、重点企业、工业区、高校、商圈等不同区域建成20个公安政务服务延伸服务点,因地因需、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车驾管、户政、身份证、居住证及各类证明等5大类高频事项办理服务,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家门口、厂门口、校门口”的公安政务服务网。

  创新模式 服务一体“融合型”

  今年2月,锡山区科技创业园内两家公司因为工程合同支付费用发生纠纷,锡山公安分局警务服务茂驻点民警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与两家公司主动沟通,经过多日联系协调,最终相关费用双方对账后正常结算,圆满解决了纠纷。

  位于锡山区的科技创业园,中小企业云集。锡山公安分局在此精心打造“融合型”警务服务茂,构建以中心警务室为基础,一体牵引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经盾服务站、“太湖e警”综合服务点3大功能区,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入驻办公的“1+3+N”运作模式,提供精准服务激发经济活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我们自主研发了‘服务云哨’APP,在警务服务茂中也专门设置了操作服务端口,线上线下全方位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掌上服务、数字服务。”锡山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云哨”具有知产反诈、案件双报、咨询预约、发帖反馈四大功能,对企业诉求开辟警企“直通车”,做精“贴近式”服务。

  依托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无锡公安还开通了案件受理“绿色通道”,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利益的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突出犯罪,坚持追赃挽损与打击破案并重,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少损失,真正打造服务经济发展的融合阵地。目前,通过服务前哨直接获取线索破获知识产权案件近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0余人,涉案金额达3.8亿元。(孙姣姣、杨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