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的《2022—2023年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蓝皮书》正式印发,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惠山经开区”)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园区,同时惠山经开区连续三年获评市级年度高质量综合考评省级以上开发区(功能园区)第一等次。
2023年,惠山经开区作为新晋国家级开发区成功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为进一步促进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惠山经开区紧紧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标杆区”奋斗目标,围绕无锡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和自身“433”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规划,聚力发展新能源、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数字信息4大主导产业,聚焦推进3大新兴产业和3大特色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惠山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839.9亿元,同比增长7.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助力奋进惠山区‘五地四创’、实现‘鲲鹏迭变’,全力挑重担、勇争先,以‘四抓四强’推动降本增效、破除瓶颈、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不断开创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惠山经开区负责人说。
抓改革强活力,走“降本增效”之路
围绕功能区建设,做好聚合文章。惠山经开区以惠山区“鲲鹏迭变”计划为纲,加快推动惠山新城区功能区建设,制定《惠山经开区“四统一”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施办法》,探索建立全域统筹联席会议制度;立足一区三街,加速形成要素集聚、优势叠加、产业融通的良好发展态势,努力争当功能区改革的示范标杆。
进一步完善“功能区+街道”管理体制,惠山经开区将以“去行政化”和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科学配置资源要素。通过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惠山经开区统筹推进区域整体规划和布局,破除制约新时代功能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体系,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同时,推动国有企业优化整合,加速形成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发展机制。构建“1+8”国有企业体系,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统一化和市场化“四化”融合。锚定“打造全国一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目标,加速惠山高科完成AAA级主体评级。优化投资方式,做好“投内培强”和“投外引内”的有机结合,推动引导基金发挥更大作用。
抓产业强后劲,解“发展瓶颈”之梏
以更高格局视野,竞速特色产业新赛道。惠山经开区深化与中咨公司合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一园区一特色”,2023年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数字信息产业园、光伏和储能产业园的产业规划,并加快启动“建设生命健康岛、数字信息港、机器人智造园、新能源动力谷”四个特色新园区专项规划,提升园区承载能级,加速资源导入,推进主导产业焕新与新兴产业崛起,抢抓布局未来产业赛道。
以盘活低效资源,激活产业用地新空间。惠山经开区建立“老旧厂房升级改造数据库”,专班推动2亿元老旧厂房改造引导基金充分运用。同时,惠山经开区灵活运用国资收储、合作开发等方式共同盘活闲置资源,根据企业综合评价配套实施差别化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中。探索“旧改+招商”同频共振新模式,惠山经开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做大做强产业创新集群。以重大项目攻坚,展现强链补链延链新作为。惠山经开区还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深入探索中介招商等市场化招商引资新方法,全力引进链上优质项目,借鉴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经验做法,加速提升龙头企业的本地化配套率。同时,建立“拿地即开工”的常态化机制,强化项目督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抓创新强动能,造“转型升级”之势
打造创新资源的“集聚地”。链接上海临港等全球高端创新资源,优化高品质创新生态,惠山经开区全力打造长三角氢能谷,高标准推进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制定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共建实施细则;推动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三室一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海关纺检国家检测中心一期的搬迁建设。同时,加速推进省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项目,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
打造创新创业的“首选地”。惠山经开区坚持分层梯度扶持和分类靶向培育并举,构建覆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的培育体系;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全力打造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建立“一主三专”企业信息库,加速各类科技创新政策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年内力争高企存量超300家,培育入库“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超55家,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翻番。惠山经开区制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三年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积极创建国家级集群、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
打造转型发展的“引领地”。对标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先水平,惠山经开区加强“智改数转绿提”顶层设计,深化数字赋能增效,大力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引导龙头企业推进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智能工厂和“灯塔”工厂;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和“两高”企业实施高效用能设备推广、能量梯级利用等节能改造,推进“互联网+节能”“互联网+环保”融合;促进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提升,建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惠山经开区还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服务商群体,提供更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为惠山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抓环境强预期,争“跨越赶超”之先
着力提升高品质城市功能。对标先进城市,打造新城最美形态,惠山经开区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城市特色国际化,加快推动无锡长安创新未来城规划落地。串联打通惠山新城湿地公园、中央公园以及人才生活圈等重要节点,惠山经开区打造“公园+城市”有机融合的生态绿道。同时,惠山经开区深化与CityDO集团、百度智能交通等战略合作,推动基层治理领域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社区(一期)建设,高标准落实民生实事项目,为民生幸福“加码”。
奋力打造多元化聚才引擎。惠山经开区升级打造“惠聚英才 开创未来”系列人才活动,打响惠开引才品牌,深入实施校企合作,畅联国内外HR头部企业,有序推动市场化高端人才招聘录用;链接五八同城、抖音、皇包车等平台资源,大力提升人才服务数字化水平。同时,惠山经开区探索以“人才基金”为牵引、打造“猎+投”模式,“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强人才支撑。
大力实施精准化助企服务。聚焦企业诉求和发展态势,惠山经开区落实“项目专班”工作机制,点对点推动各级各类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快办快享;建立“投资建设服务会客厅”,打造“面对面、零距离”为企解忧品牌。惠山经开区以营商环境的整体跃升,赋能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竞争,对标跻身国家级开发区前50强,加快实现提档进位。
重任在肩,惟奋斗者进,惟拼搏者强。惠山经开区将坚持当好知重负重的“奔跑者”,锚定各项目标任务,强产业、谋创新、优环境,奋力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增创优势、赢得主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进程中贡献惠山经开区更大力量。
(撰稿、供图:惠开、惠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