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纵横

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进一步回升

国内供需有所改善,企业信心正在恢复,消费和投资意愿不断增强

  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扩投资稳就业的重要力量。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7.7%,增速进一步回升。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开年以来,不少企业反映订单好于去年,有扩大产能或增加产线的意愿,“新三样”及新赛道上的企业尤其如此。

  近期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印证了这一态势——

  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5%,增速比前2个月快0.1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1.9%,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8.1%;

  一季度,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快3.4个百分点,前2个月规上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2.7%;

  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达89.3,比上季度上升0.2个点,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与2023年同期持平;

  3月末,民营企业贷款增速快于全部贷款增速;当前获得贷款支持的科创企业中,九成多是私人控股企业……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说,今年以来,各地区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支撑民间投资继续恢复。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援引有关专家分析称,中国国内供需有所改善,企业信心正在恢复,消费和投资意愿不断增强。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显示,截至2月底,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超1600个,总投资规模2万多亿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根据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方案,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将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深挖内需潜力,主动布局全球,积极拓展多元市场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说,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模式,预示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动能取代旧动能,进而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他指出,民营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既有政策供给,也有改革举措,展望未来,前景广阔。

  根据国务院此前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大领域的设备更新,有望形成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大市场,为相关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聚焦民营企业核心关切,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加快推进,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推动民营企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