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纵横 影像

首季中国经济热点问答

中国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何在?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16.7亿元,同比下降26.1%。与此同时,新设外资企业达1.2万家,同比增长20.7%,制造业引资比重上升。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引资态势?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何在?新华社记者深入广东、江苏、四川、上海、北京等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横向看,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需减弱等多重复杂因素交织,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不振。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跨境投资下降18%。

  纵向看,2019年至2023年一季度,中国吸收外资连续刷新历史纪录。

  多重挑战下,中国市场仍然展现出较强韧劲。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测算,近几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回暖,一些行业吸引外资呈现积极态势。商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4.7%、17.5%、2.2%、1.4%。

  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机遇与回报。不少跨国企业正抢抓中国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的巨大机遇。

  吸引众多外资企业的,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创造的海量需求,还有“中国创新”和“中国制造”的硬实力。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

  此外,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显示,中国排名第19位。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中国排名超过美国等发达经济体。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靠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的时代早已过去,高素质人才正在成为外商眼中最大的加分项之一。“果链”扎根中国的一大原因正是中国的人才优势。

  如今,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稳定的社会大局、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等综合优势。正因如此,在安永华北区税务主管合伙人蔡伟年看来,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地位不可替代。

  今年以来,跨国企业高管再掀“访华热”,感受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浓浓春意。面对风高浪急、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坚持以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

  今年以来,由商务部主办的“投资中国”系列活动相继在丹麦、德国等国举行,推动山西省、陕西省、天津市、苏州市等地方主动出海招商引资。

  外资准入是扩大开放的“风向标”,为跨国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发展新空间。

  受访外资企业普遍提到,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必将创造无限商机。

  恰如一位跨国公司高管所说:“不要追问我们中国市场怎么样,就看我们正在中国投入的资产和项目,就是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最好体现。”

  (据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