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记者联动海内外多点采访发现,数量庞大、灵活性高的中国民营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坚持通过创新开拓市场,携手合作共谋发展机遇,不仅促进自身更大发展,而且为海外市场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动力。
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加速全球化发展。目前,先导智能已拥有十余家海外分公司,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2023年集团海外业务占整体营收比例大幅增长,未来海外业务占比计划提升到50%。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加快“出海”步伐,持续扩大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
谈及德国子公司从初创发展到当前规模,先导智能德国子公司总经理陈初说,新能源行业在亚洲积累了丰富经验,缺乏完善供应链的欧洲急需优质供应商提供产能和技术。“当我们来到欧洲布局并进行长期规划,当地不少企业积极表达了合作意愿。”
今年2月,先导智能首个欧洲物流中心仓在德国奈拉落地并启用,凭借先进技术及全球化服务体系,为欧洲客户带去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体验。此外,在推进当前业务的同时,先导智能位于欧洲的子公司还对未来进一步拓展供应链进行谋划。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如何克服海外布局“水土不服”、更好融入当地产业链供应链、拓展市场新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民营企业“踏浪出海”思考的问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表示,通过加强创新,整合国内外资源,中国民营企业能在“出海”的竞争与合作中获得更大成长空间。同时,企业既要“走出去”,也要“走进去”“走上去”,将竞争优势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在推动供应链全球化与本土化经营结合中找到新机遇。
事实证明,在“走出去”过程中,中国民营企业不仅建设广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带去优质商品和服务,还通过加速投资设厂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培养行业人才,与当地实现共赢发展。
陈初谈到先导智能德国子公司与当地合作共赢时说,先导智能对欧洲的布局既满足企业自身供应链全球化的需要,也反过来带动供应链上当地企业的发展,满足海外变化和需求而形成的供应链更加坚韧。
(据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