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太湖周刊

青衿累叶的无锡许氏书香世家(下)

  □许树铮

  庚申之乱后的书香绵延

  清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占无锡,以及同治二年清军攻克无锡,都打得十分惨烈,苏南地区,路行二三十里,不见人烟。从万历到道光,二百五十年间家计隆盛,藏书四代之久的许氏学统之链,经此巨变,环断链失。庭坚兄弟六人,本来惟三家有后,“长毛”过后,大房许庭坚男丁独存士熊,二房许仲堪只剩孙子毓清,小房许光陛家宅第烧毁……可谓创巨痛深。

  人既伤亡,书何以存?多少珍贵藏书、名人字画,子孙世守数百年之物,毁于一旦。种学楼藏书除少量流入瞿氏铁琴铜剑楼和张氏爱日精庐等处,大多散失。遗世独存者,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以及香港、日本等地,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藏书家往往也是校勘、鉴定高手。笔者曾在网上看到深圳拍卖一部先祖许庭坚收藏的严秋水先生真迹册页,上有庭坚公亲笔题记和数方钤印,其一藏书章尤为引人注意:“未必吾斋能世守,惟求此物得长存”,苦心孤诣,谆谆告诫子孙。然而,非后人不孝,世局纷争,战乱频仍,文物何得长存?崇宁路大量家藏字画、历代祖宗画像,已尽化乌有。

  许士熊,光绪甲午举人,留学英国,外交家,清末民初颇有名气,参与过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光绪二十八年翻译出版《欧洲各国变法史》,光绪三十三年译英国高尔顿著《英国通典》,颇有影响。士熊子三,长子许坤,美国康奈尔大学机电系毕业,北大教授,兼任北平电车公司总工程师。士熊之女名许淑彬(原名许璘,号淑彬,曾任北京女师大附中法语及音乐教师),夫婿李四光先生(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曾任地质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其独生女李林,1949年与同在英国留学的无锡人邹承鲁结婚。一门三院士,堪称佳话。邹、许两家历史上本是姻亲,承鲁先生乃人工合成胰岛素之首席科学家。

  许仲堪后人于清末徙居乡绅人家集中、有“寸金地”之称的小河上(今崇宁路),起房造屋,府邸古朴典雅。这座宅第有专门的书房,小桥流水的荷池花园,及举目斋匾、陈设雅致的厅堂。大厅高悬白底黑字“宝善堂”斋匾,起坐间里“养心斋”金匾,熠熠生辉,三进是楼房,挂“静观自得”黑底绿字匾额,均出名人手笔。世守文化传统,人文氛围浓郁的家居环境,时时熏陶着家族后人,这正是书香世家的精神家园。

  从家谱看,数百年来,娶进嫁出,许氏均与锡地名门望族联姻:施氏、顾氏、秦氏、钱氏、过氏、华氏、孙氏、过氏、邹氏……有的还是世代姻亲。世家大族的姻娅联络,使得梁溪久享“文献之邦”的美誉。

  这个文化世家,清末却出了个武官许嘉澍(字湛之),盖因晚清政事腐败,民族危机日深,中国的知识阶层也不再墨守几千年“唯有读书高”的旧观念,救亡图存,富国强兵,兴起了留洋学军事的热潮。光绪二十八年,仲堪先生六世孙、十六岁的许嘉澍自备斧资,随其恩师吴稚晖先生东渡日本。三年后毕业于东京振武学校。这期间曾发生轰动日中两国的日本“成城入学”事件,这是一场因驻日公使受命于清廷不肯为自费赴日报考军校的“江浙九学生”签署保函而引发的声势浩大的学潮。

  许嘉澍即九学生之一,他的入学担保人是前期入学的章宗祥。同时留学日本的秦毓鎏、蔡锷、陶成章、蒋百里、陈独秀、吴玉章、许崇智、方声洞、苏曼殊、阎锡山、黄兴、杨度、胡汉民、廖仲恺夫妇、陈衡恪等,后来都成为民国时期或叱咤风云或名重一时的人物。在日本,许嘉澍成了革命党人,毕生追随孙中山先生。

  许嘉澍学成归国,随赵声先生赴粤,任广东武备学堂(黄埔军校之前身)学生队长,未久即被清政府授以新军辎重营管带,在清末西式的广东新军中乃属翘楚人物。1911年,正在故乡丁忧守制并任钱业商团教练的许嘉澍与革命党人秦毓鎏、钱基博等响应武昌革命,在无锡发动起义,众人公推他为光复队司令。民国成立,二十六岁的许嘉澍任无锡巡警总局总巡官,无锡第一任警务长,参加过北伐战争,惜英年早逝。吴稚晖先生痛失高足,亲到许府为葬礼“点主”。

  尾声

  嘉澍先生有五子二女,抗战时期四个儿子投笔从戎。其间,老二、老五不幸病逝,到1949年,家中独剩四子广枬,长子、三子均失联。2012年六月,三子广蓥的儿子许麟终于寻访到早已搬迁南京的无锡家人,认祖归宗,合家团圆。而毕业于大同大学、擅长书画的长子许广耀,至今仍杳无音信。

  笔者四阅寒暑,海内外搜集钩沉,2011年春节稿成《清末留日学生许嘉澍先生传略》,九月正式发表。排版之际,八月廿四日,日中关系史专家、日本亚细亚大学教授容应萸先生在日本东洋文库发现一份新史料:明治三十六年(1903)四月三十日成城学校校长冈本则录签署盖章的《清国自费学生许嘉澍学资收支结算表》及写着许嘉澍“归国”二字的振武学校毕业生志愿表。关东大地震中,振武学校史料损失极大,竟还有此沧海遗珠,闻则大喜过望。故人已杳,雪泥鸿爪,见则不胜沧桑岁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