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大学教授讲座、无人机比赛在锡城高中科技节上亮相

学校搭平台助学生追逐科技梦想

  无人机竞速赛、制作香囊、三根火柴拉重物比赛……5月的锡城校园里迸发着创意与智慧的火花。近期,我市多所高中举办科技节,大学社团、科研大咖、前沿科技等亮相,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创新热情,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

  天一中学:科技节创新不停

  22场由知名教授开设的讲座,4所高校的社团展示,校友返校分享创新创业经验……5月12日,江苏省天一中学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第32届科技节落幕,学生仍意犹未尽。

  本届科技节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欢乐的要数传统项目社团展示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科技节学校把社团展示变成了一场“拍卖会”。学生们纷纷将自己在社团课上制作完成的成果摆在展台上,等待属于自己的“伯乐”慧眼识珠。此外,烹饪大赛、无人机比赛、制作香囊、研究性学习、异想天开实验设计、科技词汇拼写大赛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在“玩”中学习并汲取科技的力量。

  烈焰在掌心升腾却不烫手,智能小车的能力强大,手握瓶底后瓶内水沸腾了……今年,兰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南大学的学生社团助阵天一中学科技节,向中学生展示大学生在科技项目中的创新成果,引来学生参与互动体验,从中获得知识与快乐。

  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的22名教授为学生带来了《时空大数据管理方法及应用》《增强工程科学素养铸就辉煌出彩人生》等“名人课堂”讲座。副校长陆锋磊介绍,“名人课堂”突出选择性和丰富性,是本届科技节的新亮点之一:“我们的‘名人课堂’由学生根据需求点单,各高校报名,学校为学生选出优质的讲座。”

  特别邀请6名毕业于天一中学的优秀校友参加科技节“强国志·青春说”主题沙龙活动,是学校本届科技节的另一个亮点。这6名校友包括“最美大学生”周锦宇、无锡市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刘振希等,来自不同领域、专业各具特色。他们采用线下+线上的方式,讲述他们的青春故事和创业经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技创新。天一中学2016届毕业生、2021年全国“最美大学生”、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周锦宇分享了他在大学期间参与科研工作及成果转化的经历,与学弟学妹现场互动。“我在天一中学上学时很喜欢科技节这类活动。我还记得有一年科技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顾冬冬作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引领我进入大学后走上科研探索的道路。此次来母校分享,希望吸引学弟学妹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周锦宇说。

  其间,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分别授予天一中学“优质生源基地”。长江学者、武汉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定明月表示,大学与中学的交流、互动越来越频繁和深入,一方面促进大学教授等优质师资进中学指导中学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大学教师更多地了解中学教学的现状,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衔接。

  省锡中:用两个月展现高中生智慧

  5月19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举行的科技节闭幕式上,未来战斗机、单词记忆软件、三根火柴拉重物、无人机竞速赛等一系列丰富的项目和成果展现在众人眼前,高中生的科学素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人赞叹。

  据介绍,本次科技节共吸引了全校高一、高二年级大约2000名师生参与,涵盖了未来飞行器设计、桥梁设计大赛、无人机竞速赛、创意印刷电路板设计赛、智能家居创意赛等15个项目,最终评选出10个“团体奖”。现场,学生代表通过设展台、现场汇报、演示、比赛等方式展现了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学习、创新的收获和成果。高一(6)班学生苗准和同学吴筱可设计了一款名为“歼空445”的未来分体式多用途战斗机。苗准介绍,这款飞机兼具轰炸机和战斗机的功能,可以为未来复杂多变的战场提供帮助。“我小时候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可惜身体不达标,此后设计飞机成了我新的梦想。学校的科技节给了我一个让梦想翱翔的机会。”苗准说。

  闭幕式现场的无人机竞速赛,吸引了全场目光。多名学生操控着无人机灵活且快速地穿越各类障碍物,速度最快者获胜。操控无人机的选手都是选修无人机设计课程的学生。在学校“想象·创造”课程基地主任石晓燕看来,从工程类课程中诞生出的成果,是本次科技节的一大亮点。她介绍,有别于一些学校只让学生学习无人机操控技术的无人机课程,省锡中开设的无人机设计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让学生自己设计无人机,制作无人机的主控程序,对无人机进行调整后自己操控、驾驶无人机。为了给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我们招聘专业对口的老师授课,培养学生机械设计方面的素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天,“大疆·省锡中创新实验室”揭牌成立。据介绍,实验室成立后,学校将依托该企业的专业资源,指导学生动手设计、操控无人机。同时,学校还将联合该企业进一步拓展影视相关课程的内容,鼓励学生学习航拍等专业技术,让影视课程朝着更专业的方向迈进。

  和其他学校科技节一晃而过不同的是,省锡中此次的科技节持续了整整两个月。石晓燕解释,今年科技节与往年不同的是,很多项目和成果出自学生的研创大任务课程。“学生交出的项目成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仓促完成的,而是本学期以来从课程中逐渐‘生长’出来的。”石晓燕说,学校对学生科技思维的培养,主要依托于学校的研创大任务课程。学校的研创大任务课程由多个学科整合而成。与以往学校培养学生科创思维依赖信息技术教师或科技教师不同的是,省锡中将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与信息、工程技术等课程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