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大伟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村庄规划编制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为高水平编制村庄规划,前不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了“我的家乡我来绘”镇长、村书记谈村庄规划活动,请镇长和村书记走上规划讲台,与规划专家一起共谋共建宜居宜业乡村。近期,我市还启动实施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好差评”制度,对已编制村庄规划进行“回头看”,组织专家“打分”,评出“优秀”和“较差”的规划样本,对“较差”的规划,要求编制单位落实整改。
如果把满足乡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促进乡村振兴作为编制村庄规划的基本要求,那么,知实情、接地气、求质量就成为规划师描绘“乡村蓝图”的先决条件。请镇长、村书记走上规划讲台和推行“好差评”制度,对提升村庄规划质量大有裨益。
有利于提升村庄规划的适配性。乡村振兴有很多合理需求,比如,与农业生产关联的基础配套怎么建设,“新农人”引入的新业态、新场景怎么布局,农房设计如何兼顾村民个性需求,村庄的空间环境如何改善等。请镇长、村书记们谈想法,可以帮助规划师当好资源要素的“调配师”,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使各种合理需求得到保障、落到实处。同时,由于坚持了需求导向,乡村蓝图能够体现村民意愿,成果必然可感可及,更容易为村民认可与接受。
有利于提升村庄规划的可行性。对于无锡这样的资源紧缺型地区来说,村庄规划实施起来会遇到许多问题和矛盾。比如,村民建房的空间在哪里,用地指标如何解决,用地成本如何控制等。请镇长、村书记们提问题,可以帮助规划师当好乡村建设的“精算师”,既从村庄归并整合中绘出资源要素流动的“路线图”,又制作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平衡表”;既算清楚资源要素价值实现的“经济账”,又排列出规划具体推进实施的“优先序”等。问题解决得越彻底,现实与蓝图之间的梯子就架得越稳当,规划实施也就越顺利,村民对村庄规划的信心就更足。
有利于体现村庄规划的独特性。村书记们对本村的产业优势、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底蕴等情况较为熟悉,请他们介绍,可以帮助规划师当好村庄特色的“雕琢师”,精工细作,量身定制,使村庄规划体现出差别化的个性特质,避免千篇一律、村村同貌。比如,对具备优势产业的村,要预留发展空间,对特色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作出指引;对自然环境优越的村庄,要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的前提下,为“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指明路径;对历史文化村落,要在尊重文化习俗、保持村庄肌理的基础上,找出活化利用的支撑点和突破点。
有利于增强村庄规划的专业性。实施“好差评”制度,组织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综合评审,从专业角度把好规划的质量关口,可以帮助规划师当好业务技能的“修炼师”。一方面,通过成果互鉴,能够为规划师搭建一个引领启发、取长补短的学习平台,发现和培养一批“金牌”村庄规划师,形成更多优秀规划成果,促进规划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倒逼规划师投入精力夯实功底,倾注情感激发灵感,创造更多具备传统文化底蕴和体现时代创新活力的精品力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
让“诗和远方”呈现眼前,把“记忆乡愁”留在身边,使无锡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样的蓝图,需要规划师与村庄“双向奔赴”。
(作者单位:无锡市自然资源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