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让课堂成为快乐学习的加油站

VR课堂让知识“触手可及”

  5月24日上午,在无锡市新吴实验小学教师孟骕轶执教的道德与法治课《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上,全体学生都戴上了VR眼镜。通过3D虚拟场景再现的方式,学生“走进”了长征现场,感受长征之艰难。

  从一堂课,能看到一所学校对课堂的高要求。2023年至今,新吴实小紧跟区域课程教学变革的脚步,展开快乐童年教育理念下的事理教学研究,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加油站。

  课堂有景、有理、有情

  当天,围绕事理教学,无锡市新吴实验小学四位教师分别上了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的展示课,课程设计中充满了自己对事理教学的思考。

  新吴实小数学老师董奕兰为学生设计了“打海盗船”游戏,引出课堂主题“确定位置”。她介绍,通过确定海盗船的操作活动,学生需要经历完整的数学探究发现过程。“贯穿全程的学习活动让课堂既有乐趣又有理性思考,相信学生对知识会有生动且深刻的理解。”董奕兰说。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从新吴实小报告厅内传出的朗诵声稚嫩而激昂,以《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为中心展开的语文课即将结束时,许多学生湿润了眼眶。课文理解、情感共鸣、文化自信在40分钟里实现融合。“这堂课上,学生依托对作者写法的学习理解,结合已给材料,去大胆想象圆明园中的其他景观,进行仿写,他们给出的回答非常惊艳。”语文老师冯天昊说。

  数字化技术为事理教学提供了更多支持。冯天昊用多段视频资料让学生看到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深刻感受其被毁之痛;孟骕轶利用VR虚拟技术重现长征景象……“教学改革面向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数字赋能让学生开拓更多学习方式。”新吴实小校长陆志洪表示,近几年,学校正尝试在课堂上引入科学技术,搭建真实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着眼课堂,深入教学研究

  在确立“快乐童年是一生幸福的源泉”为学校教育的思想主张,并为之实践近5年后,新吴实小着眼课堂,开始深度研究事理教学,这也与新吴区开展教学改革的步调一致。采访获悉,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变革,把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课程教学中,新吴区提出“义务教育‘三全两新·历学课堂’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而事理教学是对“三全两新·历学课堂”的校本化表达。

  “重事而不察理则学而不至,轻事而只察理则学而不乐。”新吴实小校长陆志洪说,学校提出的事理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懂事、做事,进而学会做人。早在办学之初确立学校文化和课程体系之时,学校就和南京师范大学商讨明确了事理教学这一概念。在快乐童年教育理念的框架下,事理教学要求贯通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融合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以学会做人做事为目标引领各学科教学。

  事理教学具体如何做?新吴实小用事、理、联三个字概括。“老师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引入具体事物或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多种方式发现背后的规律和原理,最后引导学生建构起知识网络,展开联想,学会举一反三。”陆志洪表示,事理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迈向未来,事理教学还有诸多发展空间

  从最初的一知半解到如今课堂上的深度实践,新吴实小以事理教学为引领推进教学改革的步伐。

  “老师们对事理教学的理解是在每一堂课和每一次课后的反思中总结而来,逐步形成了成熟的事理教学脉络。”陆志洪告诉记者,在此次汇报前,他曾向各科老师征集课堂案例,每位老师都能明确阐述各个环节的意义以及与事理教学的联系。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所长胡晓军对事理教学表示高度认可,并提出这一概念还有很大的延展空间。“如今,我们强调培养有情怀、有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结合事理教学的概念,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去追求真理,用行动去领悟道理,理性做事,进而成长成才。”胡晓军表示,目前事理教学还停留在学科知识领域,未来可以延伸到美育、体育乃至日常德育活动,形成可移植、可借鉴的教学范式。

  尚在初级阶段的事理教学还有诸多成长空间。陆志洪表示,接下来,学校将围绕事理教学,从明德语文、自探数学、童趣英语等角度出发,提炼教学主张,设计学科教学范式,形成学科教学框架和系列实施案例。(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