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毕业季来临,尚有不少毕业生在忙着找工作,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的毕业生赵世杰却已早早进入工作状态。“大概半个月前就敲定了入职双良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经签好合同。”来自河南郑州的他,选择在南方成为一名“留澄族”,“在江阴校区毕业后选择留澄,是想扎根在江阴庞大的制造业体系中学好技术,把更多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随着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南大学江阴校区相继落地,一批在江阴读大学、留在江阴工作的“留澄族”涌现。“‘留澄族’就是推动江阴未来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江阴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作为县域城市,江阴没有一线城市的天然引才优势,所以更需把握本地高校资源,让更多毕业生站上城市科技创新的‘C位’。”
“江阴校企间的良性互动更能加速我们成长。”徐科是江阴校区的第一批研究生,一年前就入职双良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现在的他经常在校企间来回奔波,从他和赵世杰的闲聊中,记者了解到,他们也曾拿到过其他城市企业的邀请,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江阴,“像我们研究生,不仅有每月1200元的住房补贴,还有两年共3万元的人才引进补贴。”“这样的人才扶持政策和同类城市相比已经算是顶级的了。”
高校实验室是学校、企业、人才三者间的纽带。最近,徐科忙着研发一款提高制氢效率的催化剂,需要用到焦耳热仪器,这台仪器恰好新能源学院的实验室里就有,“对企业来说,有的仪器可能只用一段时间,共享实验室则节约了开支。”常年驻守实验室的赵世杰感慨,这两年,学院实验设备越来越完善,像扫描电镜等数百万元的高端仪器也已配套,与此同时,他也常常看到当地企业在校设立发展基金的行动。
其实,刚进入江阴校区时,徐科就感受到了校地双方的合力。“当时江阴校区特别关注学生的满意度,还开设了线上专栏让大家畅所欲言。”徐科回忆,他当时提出“考虑学生出行安全隐患,建议取消滨江西路公交站台设置”。第二天,他的建议就得到了回应,大概不到一周,公交站就被彻底拆除,接着在福星路上新设了站台,“如此速度,不仅是学校的广开言路,也有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
从“同校”到“同事”,徐科经常会和赵世杰分享进入企业后的收获,虽然工作只有一年多时间,却参加过多次行业盛会,见到了很多制氢领域的行业大拿,“像有众多院士加入的嘉庚创新实验室,让我们有了与他们交流能源材料领域前沿技术的机会。”对此,赵世杰憧憬满满,“计划未来5年都留在江阴,当然也可能是一辈子。”(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