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冬娅
编者按:探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破题之道,科技创新是核心。在无锡加快打造太湖湾科创带的背景之下,梁溪科技城、陶都科技新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等一批带有高浓度“科创标签”的科技城崭露头角。这里有特定产业资源的高度密集,有集成的供应链需求,有流动的人才资源,有持续的技术研发……让产业发展从“1+1>2”的加法跨越到“乘数效应”。从本期开始,科创周刊将陆续走进无锡“一带多城”各个点位,探寻各地用科技创新开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密码”。
长三角“新能源湖区”,这是宛山湖生态科技城近来尤为闪亮的一张新名片。因地制宜规划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与研发中心并重,开展科技招商,布局研发机构赋能科创引擎动力源……宛山湖畔打造创业园区+科创引擎“双IP”,正是“向科技要新质生产力”的一幅生动写照。
龙头企业落子研发中心
随着“能源革命”浪潮掀起,新能源成为巨大的产业风口,更是新质生产力释放经济活力和创新潜力的关键领域之一。综合考虑基础优势、发展导向、生态追求等因素,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敲定了以新能源、光电信息、航空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以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为补充的“3+X”产业集群。如今渐已成形的“新能源湖区”便是从“3”中开出的一枝花,日渐显露繁茂之姿。今年1月,位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的无锡(锡山)新能源产业园成功入选无锡首批特色产业园区认定名单。
“无锡是光伏发源地,我们与无锡是双向选择、双向奔赴。”今年年初,无锡华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3.6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正式投产,车间加足马力,力争上半年实现满产。说起创造了业内生产基地建设新纪录的这场“双向奔赴”,总经理高宝才深有感慨。异质结电池是当前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中最具影响力、最有技术经济前景的技术路线之一,而无锡华晟正是业内首家生产210R异质结电池的智能化工厂,从土建开工到首台设备搬入,仅用了5个月时间。“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研发,预计投入超过4000万元。”无锡华晟副总经理刘锐康告诉记者,公司将以更大力度聚焦产品创新研发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招揽行业龙头设立生产基地,宛山湖生态科技城还向领军企业的研发中心频频抛出橄榄枝。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研发中心”意味着最高的科研浓度,一个企业研发中心的设立对于在当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可以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蜂巢能源仅用三年时间就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排名10名开外挺进全球前十,选择将自己的研发总部设在宛山湖畔。目前,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拥有8大创新实验室,正在探索面向未来10年锂电产业相关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创新,涵盖锂电池的材料、设计、工艺、装备、AI智能等。
同样选择在这里开展研发的,还有力神新能源。近日,无锡力神新能源研究院新楼顺利封顶,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投入使用。建成后,研究院将涵盖基础材料研究、体系平台研发、先进电芯产品等各方面,形成高标准的动力电池研发中心,除了为无锡生产基地提供产品研发和技术支持,还将辐射至青岛、滁州、天津等全国各地的生产基地。
科创项目“变身”科技企业
打造一个生态科技城需要极大的产业能级支撑,也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研发平台相互吸引。有了产业链上具有吸引力的龙头企业和足以支撑行业持续发展的科研引擎,链条上的其他企业自然会选择在此集聚,逐渐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除了园区招揽的龙头企业以及它们的研发中心,在无锡(锡山)新能源产业园从无到有、从一个科创项目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不在少数。
稳态效率20.7%,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百分比数据,而是不久前极电光能最新取得的成绩。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极电光能在810cm^2钙钛矿光伏组件稳态效率上再次刷新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四年前,由长城控股集团孵化的极电光能在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成立产业化公司,如今,极电光能已成长为全球钙钛矿光伏领军企业。
走进极电光能企业展厅,墙上“创新驱动发展 绿能点亮未来”的标语清晰道出公司的宗旨和对研发的重视。据统计,极电光能累计申请专利3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70%以上。聚焦钙钛矿技术开发和成果落地转化,公司设立了4个研发与产业化平台,自主打造了“极创+”钙钛矿量产技术体系。与此同时,极电光能还作为牵头单位,承接了钙钛矿领域第一个由企业牵头的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
“我们身处这个行业,团队曾经通过项目去国外学习过这门技术。面对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团队都认为这是一个创业的好时机。”也是在四年前,跃科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沈潇潇与团队一起来到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成立了公司正式向扁线电机行业进军。
相较于传统电机,扁线电机槽满率更高、续航能力有明显优势,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扁线电机成为市场的“香饽饽”。跃科智能立志实现扁线电机生产线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飞跃。2021年,建成国内首条10万以上年产能全自动扁线定子生产线;2022年,跃科市场占有率跃居全国前三;2023年,收获大众公司的电驱动扁线定子智能生产线订单,这也是大众公司首次在该领域引入中国供应商。
支撑快速发展的,是强大的研发能力。去年,跃科宛山湖新能源汽车电驱研发中心启用,这是承接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部门。“面对超预期的市场机遇,我们更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行业应用场景,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沈潇潇透露,今年跃科又正式推出了第二代产线新产品。
研发机构担纲“核心引擎”
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密码,宛山湖生态科技城肩负着开启科创产业发展新局面的使命,而新型研发机构则成为建城的必选项。“研究院有更多研究成果和专利,能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而产业园有更多技术工艺提升的发展动力,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把科技创新能力转换为新质生产力。”无锡(锡山)新能源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研发机构与产业园区这一对“天作之合”。
新城建设伊始,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着眼为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导入科研创新平台、产业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上交大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作为“核心引擎”落户科技城的首个新型研发机构,与跃科新能源汽车电驱研发中心一样在宛山湖未来产业研发社区设点。研究院设有碳中和能源动力技术研发中心、碳中和智能系统技术研发中心、能源和功能材料研究所等七个部门,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人才优势和无锡的产业优势,致力于碳中和能源、碳中和动力及动力智能化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为打通碳中和能源、碳中和动力和零碳交通产业链提供支撑。
近日,中国内燃机学会“氨发动机创新联合体”成立,该创新联合体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交大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院长黄震牵头筹建,除了上交大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还吸纳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36家单位作为首批成员加入。这个产学研创新平台的创设,意味着未来中国氨发动机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将带有强烈的“无锡标签”。事实上,国内首款先进部分预混合压燃氨发动机就是上交大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的重磅成果之一。
离宛山湖未来产业研发社区不远,未来产业研发制造园即将迎来开篇,将以宛山湖“新能源+X”产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据了解,研发制造园包含总部研发、产业研发、共享中试、服务中心、配套商业等功能,可覆盖科技企业从研发到投产的全周期发展需求。
宛山湖畔,一枚带动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极核”已然开始发光。作为科创载体的“最新样板”,科技属性突出的各大科技城也将因地制宜聚焦不同产业领域,在“一带多城”的框架之下,共同构筑起区域创新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