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交通事故全量回溯”机制,实现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交通事故“六位一体”的深度调查方向;加大路面管控力度,为老年人群体出行营造良好通行环境;依托公安交管大数据平台、路面感知设备等数字化手段,分级分类精准宣传引导到位……为守护老年人出行平安,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从5月起至12月底,在全市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护老行动”,从依法明晰“护老”交通安全责任体系、治理道路隐患提升“适老”安全出行保障、精准宣教“涉老”交通安全等多个方面齐抓共管、综合施策,有效减少涉及老年人交通事故,聚力提升涉及老年群体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全面排查治理隐患,提升“适老”安全出行保障
老年人群体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薄弱,已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群体。“对涉及老年人群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度分析后,我们发现近年来涉及老年人的交通事故占比较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损伤往往较为严重。”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副大队长房子元说,自“护老行动”工作开展以来,交警部门深化亡人事故深度调查机制,已对25起涉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开展全量回溯,按照人、车、路、企业管理、行业监管、交通管理“六位一体”的深度调查方向,逐一开展溯源调查,深层次挖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严格落实“一事一策、一点一策、一路一策”措施,实施一体化闭环整改销号。截至目前,发现各类隐患54处,正在全面推进整改治理。
筑牢安全防线,道路隐患治理到位。“我们专门制定了大型车辆右转风险治理和农村道路平交路口视距保障隐患排查方案,并要求在整改过程中将老年人群体安全出行需求作为治理的重要因素。”交警支队秩序大队副大队长朱晓阳说,截至目前已对相关隐患路口进行整改,共有99处路口设置有停车让行标志标线、右转弯专用车道等,增设右转硬隔离6处,安装设置右转交通信号灯2处,清理平交路口视距70处。
加强路面管控与违法整治,为老年人出行安全加码
老年人是交通参与者中的特殊群体,一直以来,守护老年人的出行安全是公安交警义不容辞的职责。自“护老行动”开展以来,交警支队各辖区大队针对老年人聚集、活动等重点区域,结合辖区交通事故、违法发生情况,突出“一早一晚”等重点时段,提高巡查频次和覆盖率,持续加大对机动车不礼让、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易肇事肇祸违法查处力度。
同时,对老年人闯红灯、驾驶电动自行车违法载人、逆向行驶等显见性交通违法持续查处劝导。截至目前,累计现场查处60岁以上老年人闯红灯55起,驾驶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6795起,违法载人4543起,进行相关交通违法行为劝导4万余起。
“我们以老年人为重点人群,以电动自行车为重点对象,聚焦源头治理,严格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经营秩序。”车管所非机动车管理科科长董鸿浩说,交警部门建立完善电动自行车,低速三、四轮车生产、销售监管机制,强化与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及时互通信息、组织执法检查、落实联合惩戒,全面形成管理合力。截至目前,累计检查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和销售门店78家,查获8家门店违规生产、销售40余辆电动自行车,全部落实联合惩戒措施。
分级分类精准宣教,提升“银发族”安全意识
“老大爷,骑电动自行车出行,一定要戴好安全头盔。”“老阿姨,步行出行的时候,尽量选择走人行道,绿灯亮时再过马路。”连日来,交警支队联合各乡镇、街道、村委、社区干部、网格员村民代表、交通劝导员等社会力量,组建了8支交通安全宣传小分队,他们深入农贸市场、公园、广场、医院、社区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关联度大、易聚集的场地,开展涉及老年人群体交通主题宣传活动550余场,用实际行动引导和呵护老年人的出行安全。
“我们依托公安交管大数据平台、路面感知设备等数字化手段,对本地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出行方式等要素进行分析研判,再评估风险等级,进行分级分类精准宣教、动态管理。”交警支队宣传科科长夏哲说,自“护老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开展上门宣教1200余次,针对高违法高风险老年人发送提示短信9500余条。
打造主题宣教阵地,交警部门在老年人口密度较大区域,建设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并根据地域特色,“一点一策”布设交通安全宣传设施。行动开展以来,共新建开放性老年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公园)8处。同时,常态化营造宣传氛围,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三个一”主题活动,聚焦老年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群体,截至目前,共组织相关活动44场,发放安全大礼包1500余份。(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