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无锡市公安局滨湖分局鼋头渚景区警务室正式启用,这是全市首个5A级景区警务室。坚持专业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滨湖公安分局因地制宜打造多功能、前置型中心景区警务室,主要承担鼋头渚景区巡逻处警、应急处突、服务群众、调处纠纷等职责,有效缩短处警时间、筑牢警务阵地、延伸警务服务,零距离服务游客和商户,成为一道平安风景线。
“传统管+智慧防”
打造景区调度“最强大脑”
走进位于核心景区樱花谷附近的警务室,可以看到接待大厅、综合指挥室、调解室、会议室、心盾宣教室5个功能区。在综合指挥室大屏上,实时显示警力、警车、执法仪、无人机、铁骑等情况,入园态势、景区热力、拥堵示警等多个功能应用也一目了然。
“过去景区安保最困难的就是无法动态实时了解现场情况,现在‘景区安保大数据服务指挥系统’的运用让我们能实现对景区的实时调度。”鼋头渚派出所所长江屹东介绍,围绕“智慧、联动、高效”三个方面,该系统开展智慧导视、导巡、导处工作,高效精准支撑实战。
春夏时节,鼋头渚公园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4月20日,警务室指挥超图上的“景区安保大数据服务指挥系统”发出预警,长春桥前人流扎堆聚集超过安全阈值,指挥长迅速指派就近警力前往现场疏导人流、维护秩序。
在设定的人流、车流达到阈值后,“景区安保大数据服务指挥系统”会发出预警,警务室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引流、分流、管制等措施,在路面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科学分配警力,从而实现精准疏导,提高处警效率,让群众感受到民警就在身边。
“多部门+一站式”
实现纠纷隐患“联合诊疗”
“大家各退一步,这事就算翻篇了。”近日,来自云南的游客王先生在景区店铺制作完成手工艺品后,因价格问题与店主刘先生发生争执。在景区巡逻的民警发现这一情况后,将两人带至调解室,了解事情缘由,提出解决方案,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坚持“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矛盾联调机制,警务室设立调解室,常态配备1警2辅驻守,景区管理处、滨湖法院、滨湖司法等多部门按需入驻,联动共管,实现快速出警、果断处置,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前端。警务室建成后,在游客数上升的情况下,景区涉旅警情、纠纷率分别下降13.2%、10.5%,游客满意率达100%。
对于游客纠纷警情、诉求,警务室实行“谁首接、谁受理、就地先行调解”,尽可能减少游客等待、转办环节,旅游警察快接快处纠纷警情,疑难杂症及时引导至警务室,多部门按需入驻快进快处,打造“纠纷不出景区、矛盾当场理清”的调解新格局。
“消防通道一定要保障畅通,这里堆放杂物要立刻整改!”警务室民警定期对景区内酒店、饭店、商铺等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检查,对店内消防安全设施、消防通道等展开全面安全检查,督促消除安全隐患,推动平安景区建设。
“大管家+服务员”
筑牢宣传防范“前沿阵地”
“我和儿子走散了,能不能帮忙找找……”近日,鼋头渚派出所接到游客陈先生的求助,迅速指派警务室值班民警进行查找,5分钟便找到走失小孩,将其送到陈先生身边。
“遇到节假日或大型活动,鼋头渚景区的警情量占到鼋头渚派出所接警总量的7成以上,但从派出所到鼋头渚景区腹地仍有2.5公里路程,车流人流密集难以快速到达。”江屹东表示,警务室打造“最快勤务”模式,实现救助警情“一呼百应”,确保治安管控“做得好”,旅游服务保障“跟得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快来集赞领取警察小熊啦!”在拥抱浪漫春光赏樱之时,鼋头渚警务室在景区内人流量较大的樱花谷景点门口增设反诈摊位及拍照打卡点,组织民警走进景区开展“花式”反诈宣传,在樱花浪漫的氛围中,让反诈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警务室创新“旅游+宣传”“巡逻+普法”模式,在景区人流量较大的出入口、景点处增设反诈摊位及普法宣传拍照打卡点,多层次、全方位积极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等主题宣传。聚焦服务职能,警务室还设立便民服务点,提供紧急救援、景区寻人、失物招领等服务,有效筑牢平安防线。
(王俊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