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气温逐渐升高,近日,无锡市江南中学新城分校组织学子走进校内的百草园采摘薄荷。锡城多所学校将校园环境建设与课程育人有机结合在一起,从体育、生物、美术、历史等多个学科出发,引导学生在课程中自主探索,提升学科素养,增强学习兴趣。
百草园里感受生命的力量
走进无锡市江南中学新城分校,中医药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优美的现代化校园里有一座香气满溢的百草园。
近年来,无锡市江南中学将传播普及中医药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交汇点。2023年12月,无锡市江南中学新城分校与无锡市中医医院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此后,学校开设了“寻迹本草”中草药自主课程,在教授中草药种类、功效和使用方法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展中草药拼贴画制作等趣味活动,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学校还将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纳入学校体育课和活动课内容,借助传统智慧帮助学生增强体质、舒缓压力,达到身心的和谐。
为了加深学生对中草药的直观了解,学校特别在校园内开辟了中草药种植区,在市中医医院指导下种植薄荷、党参、枸杞等草本药材。既美化了校园景观,也让学生有机会零距离观察中草药的生长情况,感受蕴含在中草药背后的生命力量。
学校邀请市中医医院专家进校开设多场中医药文化讲座和志愿活动。在普及中医药基础知识的同时,中医专家还在活动现场为师生们提供了义诊咨询服务,展示号脉等传统中医诊疗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的健康建议,让中医药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学校还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部分学生走进市中医医院,开启研学实践之旅。学生们聆听了中医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了无锡本地的中医名家,领略了他们的风采。参观之余,学生还动手拓下了中医名家的形象。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与市中医医院等专业力量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扩大中医药文化在校园和学生中的影响力,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更多新生力量。
艺术源自校园又融入校园
6月的无锡市东林中学北禅寺巷校区内充满艺术的气息,一批充满创意的美术作品正在展出。一抹淡彩、一点创意、一点尝试,初一年级的学生用绘画和手工作品把校园装点得更加美丽。
东林中学美术教师孙娟带领学生们寻访了沧一堂、映碧潭、百一楼等校园景观,挖掘校园元素,提炼设计纹样,结合纸立体构成制作了一系列的累积构成作品。“在寻访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了墙面上图案丰富的花窗,地面上寓意丰富的地铺,以及屋檐下的瓦当与滴水等。”孙娟说。这次寻访产生了《中式园林之眼》《当传统遇上现代》《有杏遇见你》《纸上生花》等不同主题的作品,“其中《我们的七彩校园》这个作品让我印象深刻。”孙娟告诉记者,“创作的灵感来源是操场上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身影,学生们将这些背影结合中国传统人物纹样的特点,用剪影的形式进行呈现。他们也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此外,学生还结合上学期学习的内容,将校内种植的花卉元素进行提取,并通过剪纸的形式展现了一幅幅窗花作品。
东林中学美术教师丁翎带领学生进行了“少女簪花”单元课程探究,她从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年锦》切入,结合教材里《簪花仕女图》的内容,重点研究唐朝的纹样。丁翎挑选了翔凤纹、团窠对鸟纹、宝相纹等纹饰,让学生尝试用现代工艺中的热缩工艺,分组制作发簪、戒指、耳饰、配饰等饰品。学生们通过绘、剪、打孔、热缩、压平、塑形、粘等环节,制作出了一件件造型别致的饰品!“以一方小小的热缩片,将传统美学凝固,永久保留,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丁翎说。
孙娟还和历史学科组教师一起进行了跨学科教学,她指导学生根据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利用热缩工艺制作了手翻书、挂件、立牌等热缩手工艺品。跨学科实践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运用艺术语言来生动形象地展现历史。
(徐婕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