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12时,水利部针对安徽、湖北两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16时将广西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升至Ⅲ级。20日凌晨,桂江干流上游桂林江段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珠江、长江流域暴雨范围扩大、汛情加重,水利部门积极应对,全力防御。
珠江流域西起东落
长江流域汛情增多
珠江委统计,今年4月入汛以来,珠江流域西江、北江、东江、韩江已发生9次编号洪水。6月7日至今,珠江流域出现持续性、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截至20日12时,珠江流域160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珠江流域洪水频次高、量级大,已进入梅雨期的长江中下游降雨范围也在扩大,汛情增多。
长江水利委员会统计,6月9日以来,受强降雨影响,洞庭湖、鄱阳湖水系近30条大小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湘江、资水、沅江、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发生明显涨水过程,抚河、赣江、湘江先后发生编号洪水。
“为积极防范应对梅雨期流域暴雨洪水,长江委已针对江西、湖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按照水利部安排部署派出4个工作组、1个专家组赴江西、湖南、贵州、湖北、陕西五省一线协助指导暴雨洪水防范和安全度汛工作。”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局局长徐照明说。
截至20日8时,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已腾出防洪库容约666亿立方米,汛限水位以下可用库容约151亿立方米,合计可用于调节洪水的库容817亿立方米。
珠江流域:
加强水库群联合调度减轻防洪压力
目前,西江洪水仍在演进。珠江委预计,西江梧州站将于6月21日上午出现396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西江高要站将于21日上午出现425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
水利部负责人表示,西江流域面积和来水量分别约占珠江流域的80%、70%,各控制性水工程在保障珠江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中居于关键地位、具有战略意义。要着眼流域全局,将所有控制性水工程纳入珠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统一调度运行。
同时,以病险水库和小型水库为重点,强化病险水库安全度汛措施,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强化山洪灾害防御,精准划定风险点位及区域,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截至20日18时,桂林水文站水位146.14米,超警0.14米,较洪峰水位已降低2.74米;桂江全线仍维持超警态势。
长江流域:
全力做好梅雨期暴雨洪水防御
根据长江委水文气象预报,20日至25日,长江干流附近及鄱阳湖、洞庭湖水系自北向南有大雨、局地暴雨的降水过程;26日至29日,嘉陵江、汉江及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北有大雨、局地暴雨。
受强降雨影响,两湖水系来水将快速上涨,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将快速上涨。局部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的风险高。6月底至7月上旬末,长江流域预计仍有连续性降雨过程,防汛形势日趋复杂严峻。
“下一阶段,长江委将全力做好梅雨期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强化薄弱环节防御,持续做好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城乡内涝防御,密切关注中小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的安全度汛情况,全面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徐照明说。
在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方面,徐照明表示,将强化科学精准调度,滚动会商研判,实时优化调整三峡、丹江口等重点水库调度方案,充分发挥水库群拦洪、削峰、错峰作用,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据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