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太湖周刊

老城区如何实现“产城文商旅”融合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已经从最初的单一载体更新发展成为“人、产、城、文、商、旅”高度融合的“复合式更新”。6月14日,城市更新背景下梁溪区“产城文商旅”融合发展课题研讨会暨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功能区建设专家咨询会召开。会上,围绕《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行专题讨论,就如何推动老城区文化、商业、旅游资源优势相互融合、共生发展,如何把梁溪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世界看无锡的重要窗口邀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张月、韩玲

  城市更新是对文化的传扬

  近年来,随着文旅消费需求迭代升级,融合、跨界、创新,引领消费大规模回流。网红经济、夜间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的发展,通过与市场融合、与文化融合、与数字融合,全景、全业、全时聚合各类文旅要素,为“产城文商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要素支撑。作为无锡的主城区,梁溪区是典型的老城文脉与新城肌理交融发展的区域,特别是其独有的龟背城及“千里运河独此一环”的城市空间肌理,以及其作为无锡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传统优势,都成为其推动“产城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基底。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商旅融合发展,不能简单地看作区域的商业活化,或是文化、商业、旅游元素的叠加,更应是一种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此,梁溪区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和城市更新有机嵌合,不仅符合了现代生活旅游模式的转变,更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塑造游客文化体验度的综合解题思路。”城市更新背景下梁溪区“产城文商旅”融合发展课题负责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章洁表示。“在城市更新中,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要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城市文化资源紧密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无锡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周敏炜表示,产城文商旅融合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下,产城文商旅融合发展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让老城区焕发出新生机,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享受更加丰富美好的城市生活体验。

  把老城文旅资源用到极致

  梁溪区是“最无锡”的地方。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基于此,根据《实施方案》,梁溪区将围绕江南文脉、工业遗存、名人故居、潮流文创、非遗传承、水岸文化等地域特色,串联市属、区属旅游资源,凸显城市特质。梁溪区还在城市更新中突出古运河主题,引导公共活动空间向河岸集聚,提升滨水空间的公共活力,同时加大滨水空间的开敞度和对外联系度;加快推进环城古运河骑行道、跑道、步道三道合一全线贯通,让人们更好地遇见运河,享受新时代的运河生活。此外,梁溪区还将持续提升中心城区商业首位度,注重首店引领,打造夜间经济品牌和夜经济集聚区,引入文商旅特色体验式消费新业态,激发消费新动能。同时,梁溪区还计划定期推出体育赛事、音乐节等特色系列主题活动,给游客带来差异化、个性化的娱乐享受。

  “梁溪区文化资源丰富,但不够突出,不妨做强局部,形成示范,达到极致。”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黄卫东建议,可以将老城区梁溪划分为多个特色街区,进行小范围的精细化更新、精致化打造,形成高品质、精品化的街区,起效快,影响力大。“以环城古运河串联、整合城市旅游,可以留住城市记忆、讲述城市故事、荟萃城市风情、演绎城市生活。”无锡市旅游业协会会长王洁平表示,作为中心城区,梁溪区的城市更新应进一步呈现城市气质和特色。他指出,在中心城区整体区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为数不多。梁溪要想“出圈”,首先要推动文化遗产的活化,弘扬美食文化和商业繁华的城市特色;其二是丰富旅游业态和体验产品,提增城市休闲能力;其三是激活夜间旅游经济,促进夜间文旅消费,提高旅游生活便利程度;其四,开展具有影响力的民俗、文娱和节事活动,提升城市的情绪价值和商业价值。而要实现这些,需要建立政府主导、各方联动、统筹协调、高效运作的机制。

  推动城市生命体走向复兴

  当前,在梁溪新的发展格局下,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正全力做优文化旅游,依托龟背城、老东门、运河湾、火车站、太湖广场“1+4”重点城市更新片区,全力打造清名桥、惠山古镇、中心商务区等重点文旅板块。“根据专家的意见,我们的《实施方案》将从打造景点地标、引导功能空间、优化景观环境、做强文旅IP、体现全龄友好、提升交通出行服务等方面发力,提升老城区的吸引力指数。”梁溪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文脉绵延的梁溪区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如何顺应新时代旅游发展趋势,呼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从而把这一生命体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是梁溪区努力的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也认为,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在城市复兴的过程中,不能走上绝对保护和绝对复兴这两个极端。”他进一步分析,生命体有基因和细胞,实现城市复兴,必须能精准识别城市基因和城市细胞。城市基因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根本特征,不能随意改变,而城市细胞则是要复兴的。“如果把细胞认作基因,那就会一块砖头、一片玻璃都不敢动,新兴的内容都不能导入,必然让城市生命死亡。”吴志强说,城市复兴还需要做到精准、精确和精密,要以人民更美好的生活为复兴目标。“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尤其对于老城区而言,协调好保护与更新的关系尤为重要。”上海市城市更新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波表示,老城区要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运营前置,精准定位,从“以城为体”“以文塑城”“以产兴城”“以商营城”“以旅创城”五个要素的融合关系构成一个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