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警方周刊

政府主导 公安吹哨 综合治理

精准施策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

  紧盯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点源头,深入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对街道、社区、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的严管严控;建立社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宣传网络架构……为切实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本质水平,全市各市(县)区、镇(街道)以源头管理为基础、以路面管控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抓手,系统谋划,有效化解辖区突出安全风险隐患,助推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提质增效,力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三减三防”控源头,构建系统治理新路径

  在新吴区新安街道辖区内,容纳了29个科创园区,区域内通勤大巴多、自驾上班车辆多,每天早晚高峰期间车流量大,常常造成交通拥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此,新安街道构建“三减三防”控源头治理新路径,对科创园区55名大型客车驾驶人进行精准“体检”,“一园一策”制订针对性交通安全宣传计划。同时,发动280余名网格员、志愿者等社区综治力量,组建6个社区交管工作小组,进一步延伸交通治理末梢,辖区电动车头盔佩戴率提升至92%以上。

  “我们组织交警、城管、住建等部门对近三年发生的亡人事故进行隐患回头看,建立完善新改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评审机制,全过程介入新建或改建道路项目建设,对可行性研究、设计、复核进行评审,避免新增道路隐患。”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党工委副书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新安街道党工委书记焦柯寒表示,我们把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列入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每月对辖区道路进行全面排查,重点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备、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方面入手,对常态化、季节性、偶发性以及长期性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类隐患进行详细摸排,完善隐患排查台账,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

  强化综合管理,打造“网格+”运行工作模式

  六月是农忙时节,在宜兴徐舍镇宜丰路的两侧村道沿线,许多农民为了方便,将收回来的粮食直接铺在公路上,把马路当成了“晒粮场”。由于村内道路纵横交错且较为狭窄,公路上的“晒粮场”导致交通不畅,容易使经过的车辆打滑造成事故。同时,村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晒粮上,容易忽视快速驶来的车辆,严重危及自身安全。

  针对这一现象,徐舍镇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让民警、网格员走上公路对在道路上晾晒的农户面对面进行宣传教育,讲解违规占道打场晒粮的危害性,宣传禁止占道晒粮相关法律法规,依托“小网格”构建交通安全“平安格”,有效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我们着眼交通安全共建共治,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推动责任落地落实,在全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精细化网格管理工作,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徐舍镇党委副书记吴军说,在精细化网格管理基础上,构建“1+4+8”三级网格组织(1个一级网格、4个二级网格、8个三级网格),明确秩序整治、隐患排查、宣传教育、事故全链条处置四大职责。

  为落实落细各项决策,徐舍镇抽调人员建立专班、合成作战,全要素研判分析,建立“一周一例会,一案一通报”机制,全面及时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向村(社区)、责任单位通报亡人事故,下发事故督办单5份,推动整改隐患10处,让“小网格”助力交通“大安全”,为辖区群众创造良好的安全出行环境。

  落细落全社区防范,筑起交通安全“防火墙”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基础性、根本性措施。连日来,在太湖街道尚贤社区交通安全宣传综合治理站点内,一场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正在进行中,站点内视频播放着交通事故的“第一现场”,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交通事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大家纷纷表示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太湖街道在各个社区依托老年活动室、卫生所、文明实践站等挂牌成立了22个交通安全宣传综合治理站点,社区负责领导、民警、志愿者等定期组织交通安全宣传讲座,常态化循环播放本地车、本地人等典型事故案例。“我们重点瞄准刚来辖区的新经开人、老年人群体,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太湖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赵萦表示,我们积极打造社工、网格员、楼长以及各方社会力量在内的团队,对常来宣传站点的人员、交警推送的重点人员必宣常宣,其他重点人群通过举办活动等形式,争取做到每半年全覆盖宣传一次,依托交通安全宣传综合治理站点,目前已累计宣传3990余人。

  宣传引领再强化,筑牢安全防线。太湖街道以社区为宣传阵地,组织社区进家入户上门开展一对一宣传,宣讲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警示和安全出行常识,截至目前共计签署承诺书3.9万余份、一封信2.8万余份。(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