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警方周刊

江阴交警提升出行“便捷度” 增强百姓“幸福感”

  加快补齐农村交通短板,实现“行得通”;全力提升道路交通精细治理水平,实现“行得好”;持续优化便民实事内涵,实现“行得暖”。今年以来,江阴公安交警部门全力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快提升公安交管工作新质战斗力。通过紧盯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以及交通管理领域民生热点问题、深化车驾管“放管服”改革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多措并举着力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持续增强群众出行幸福感。

  加快补齐农村交通短板,实现“行得通”

  “交警提醒:前方路口,减速慢行……”在江阴长山大道与沿线各农村道路的交叉路口处,只见路旁的警示灯闪烁,黄底黑字的警示标志、格外醒目的减速带,提醒过往车辆司机减速行驶,这是一批新安装的农村交通安全设施正在向路人发出警示。“自从安装了交通安全设施,我们出门更有安全感。”附近村民曹先生说。

  “这些交叉路口交通情况复杂,尤其是早晚出行高峰期间,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江阴交警大队民警须海龙表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增设安全防护设施、标志标线、智能警示装置等手段,全面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江阴公安交警部门开展突出隐患路段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对大型车辆“靠右行驶”、路口“限速管控”、平交路口“提视亮口”等进行专项治理,启用国省道“错时警务”模式,对交通事故易发点进行提前分析研判,并持续开展针对易肇事重点车辆、重点违法、重要时段、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全力防范各类交通风险隐患。

  除了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江阴公安交警部门还加大执法力度,实施治超与治堵一体化推进,对货车不靠右行驶、不进站检测等行为重拳出击;增设治超科技卡口以及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对强超强会、变道抢行、冲卡逃避超载检测的大型货车实时抓拍、记录,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

  全力提升道路交通精细治理水平,实现“行得好”

  “现在我送孩子上学比以前快多了,路很畅通,基本可以实现一路绿灯。”市民王女士感慨道。道路顺畅、通行时间缩短,这得益于“数智绿波”建设。据了解,“绿波带”也叫绿波路段,是指对该路段各个路口的信号灯时间进行协调,车辆以一定速度通过该路段时,能获得一路绿灯。

  江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优化道路交通组织,不断提升动静态交通新动能,通过动态优化绿波通行策略、灵活设置动态可变车道、加快实施瓶颈道路“微改造”等措施,全面提升交通环境,提高路网通行能力。“我们在精细优化重点区域交通组织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公交专用道、加快信号灯智能化联网联控等措施,不断优化群众出行体验。”江阴交警大队民警杨林翔表示。今年以来,江阴全市绿波道路总里程增长10%,高峰平均车速同比上升3%,快速路车均延误指数下降2%。同时,大队以城区、敔山湾区域停车资源挖掘为重点,配合推动区域停车资源共享共用,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停车刚性需求。

  与此同时,江阴公安交警部门积极探索研究“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为抓手,健全完善“大队主战、中队主防”勤务运行体系,加强交管大数据深度挖掘应用,建立常态化研判机制,精准指导勤务部署、秩序管控、交通组织。

  持续优化便民实事内涵,实现“行得暖”

  走进江阴公安车辆管理所业务大厅,醒目的导办台映入眼帘。工作人员会先对群众申请业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帮助取号,对材料不符合要求或者不齐全的,将列出书面的一次性告知书,写明需要补充的材料,让群众不会排到窗口才发现材料不齐,白跑一趟。“在这儿有工作人员提前指引把关,全程不用烦神,十分方便快捷。”张先生笑着说,他一进门就有导办台工作人员上前指导,很快就在窗口办完了驾驶证换新业务。

  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一直以来,江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放”上有力度、出实招,在“管”上强手段、求实效,在“服”上增成效、提满意。“我们把车驾管业务向派出所、警务站、社区警务室延伸,在全市打造25个末梢服务点,构建‘城区5分钟、农村10分钟’交管服务圈。”江阴交警大队民警鲁颖说,现在每年约有65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车驾管业务。

  “从进入查验区到查验结束,10分钟就上好牌照了。”快捷的办证体验让群众点赞。自江阴车管所建成“一站式”智慧上牌区,就将传统查验流程改为扫码网上查验,目前日均新车上牌达220辆,交管服务便利化提升了服务速度、温度和精准度。

  在交通案件办理过程中,江阴公安交警部门不断优化“向您通报”机制,压紧压实主办民警直接责任,主动、规范、全面、客观地向案件当事人通报受案、立案、结案全过程。通过警民面对面诚意沟通,满足了当事人了解案件进展的强烈意愿,构建起和谐警民关系。(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