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以山水东路为中轴集聚优质资源,放大技术溢出效应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打造科创谷,点亮太湖湾“创新之眼”

  □本报记者 邵旭根

  在面对“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道必答题上,拥有无锡最多科创资源的滨湖给出的答案是——加快山水东路科创谷建设,持续放大技术溢出效应。

  盛夏时节,行走在科创谷,给人的鲜明感受是,由新科技、新布局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正在这里加速汇聚。

  10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山水东路科创谷等地调研时指出,在好地方搞科研,更要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让科研人员安心工作、潜心研究,努力创造源源不断的好成果。

  精心谋篇

  打造有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山水东路位于无锡南部,南北走向,11.8公里长,双向车道,起点蠡湖,终点太湖,东侧是长广溪湿地,西侧是军嶂山脉。空中俯瞰,山水东路犹如一条项链镶嵌在太湖之滨。

  这条位于城市郊外的次干道沿线,不仅有丰富的山水资源,更是集中了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校区、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航空工业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航天新气象等一批重磅科研院所,“奋斗者”号、“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以山水东路为中轴建设科创谷,有山水、科创优势,更有发展胜势。今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山水东路科创谷规划建设,扎实推进环太湖科创圈建设,持续放大技术溢出效应。

  作为江苏为数不多拥有丰富创新资源的区域,今年以来,滨湖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强区首位战略,每个月的“科创谷专题会议”反复强调:要精心建设每一个节点、每一处细节,推动科创谷早出形象、早见成效。

  既从细微处着手,也从大未来着眼。

  在科创谷建设启动之年的这个盛夏,40平方公里的科创谷雏形已经初显——北至双虹桥,东至金石路,南至太湖岸线,西倚军嶂山脊线,核心区为4平方公里。未来将按照“双园”(南泉科技园、西林大学科技园)、“多节点”(太湖植物园、太湖湾车联网创新中心、长江江豚保护中心、吴塘门文创园等)推进的思路进行建设,全力打造在环太湖科创圈、长三角区域中具有显示度和影响力的“科创纽带”和创新高地。

  科创谷在目标推进上有3个时间点:到2024年末,空间格局初步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带动作用逐渐彰显;到2026年末,与区域科研院所合作愈发紧密,形成“政产学研”良性协同的创新格局;到2030年,高精尖创新企业、高层次科研人才、高等级研发平台集聚,多领域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列。

  硕果累累

  持续填补技术和产品空白

  进入夏季,从杨梅到醉李、从水蜜桃到翠冠梨,山水城一带的新鲜果品轮番上市。与此同时,一大批重磅科技成果也在山水东路科创谷加速涌现。

  总部设在山水东路上的航空工业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机/弹载雷达专业研究所,(下转第2版)

  打造科创谷,点亮太湖湾“创新之眼”

  (上接第1版)机载多功能气象雷达等系列技术和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近期,中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的动力装置、燃油、液压、飞控、航电和起落架等关键系统通过了试飞验证,配装的“鲲瞳”是国内第一款芯片式二维有源相控阵气象雷达,可从容应对各类复杂气象威胁,而“鲲瞳”正是由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

  与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一墙之隔的航天新气象是目前国内唯一“空天地海”一体化综合性气象探测仪器装备及服务提供商,很多硬核新科技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还填补了国内山地冰雪运动精细化预报技术和产品的空白。

  天上有新发明,水里也有新科技。

  由中船七〇二所旗下无锡东方船研高性能船艇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打造的中国首艘海上大型新能源纯电动客船——“屿见77”6月启动建造,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

  而在此之前,七〇二所“蛟龙”号身影又首现南大西洋,下潜取得的成果填补了南大西洋生物多样性调查空白,助力人类更好地认识深海、保护深海、利用深海。截至目前,“蛟龙”在南大西洋顺利完成23次下潜,获得了盲虾、贻贝等热液区典型生物类群,为识别南大西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区提供了科学支撑。

  7月8日,江南大学迎来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改善胃肠道健康功能益生菌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CCFM8610等30余株具有缓解功能性便秘、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的菌株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80余项。

  ……

  在果实上市的季节,山水东路沿线会热闹一些,其他时间相对冷清。但这条路上“从0到1”科技突破的“热闹”场面一直存在,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纷至沓来。

  深度融合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文章,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今年江苏“新春第一会”吹响的创新号角。

  据统计,科创谷所在区域拥有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海空天核心装备、数字影视文化三大核心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企业3000余家,当前,这些企业正借力区域创新资源优势,加速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之一。未来,科创谷将聚焦壮大院所经济、做强数字经济、发力低空经济三个方面,加速释放高校院所创新潜力,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加快打造具有鲜明标识度的院所经济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科创谷着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产业向‘新’、发展提‘质’”在科创谷有了更多彰显。

  今年3月,无锡人工养殖的长江刀鱼首批上市,养殖技术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发。7月初,致力突破长江江豚人工繁育瓶颈的长江江豚保护中心正式定址科创谷。

  5月,南京大学无锡大气前沿技术与高端装备研究院项目签约落地。

  7月,2024年度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名单发布,科创谷北斗农机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智能航空集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80个项目获得立项。

  “从0到1”,代表研发突破。“从1到N”,代表科技成果转化。未来,滨湖将着眼产业链关键紧缺环节,举全区之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科创谷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盛夏扬风帆,梦想再启航。

  科创谷催生的产业之花正在太湖湾竞相绽放,未来必将成为环太湖科创圈上具备“高创新度、高集聚度、高标识度”的“太湖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