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跳超30分钟、癫痫持续发作、多脏器功能损伤、昏迷近1个月……近日,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的医联体单位病房内,一位闯过重重难关的“植物人”患者苏醒,同时认知能力、四肢肌力恢复正常。“可以说是生命的奇迹。”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ICU副主任梁锋鸣感慨。
5月下旬,61岁的冯先生(化名)在中午吃饭时突然昏迷,第一时间被送至外院就诊,心肺复苏长达30分钟后,冯先生终于恢复自主心跳,但仍旧昏迷,心脏搏动微弱,情况十分危急。
为了得到更好的救治,冯先生被转诊至无锡市人民医院。梁锋鸣回忆,接诊时,患者处于低血压、休克、脑缺氧状态,有不断抽搐症状,经专家会诊评估为急性心肌梗死。专家一致认为,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开通患者心梗的血管。
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鲍小京立即组织手术。手术台上,心内科介入团队快速完成冠脉造影,确认冯先生右侧冠状动脉完全堵塞,为急性心肌梗死。近半小时后,血管终于被打通,冯先生的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
由于呼吸、心跳停止时间较长,冯先生心脏收缩功能严重受损,在后续治疗中又出现了心源性休克、血流感染、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梁锋鸣表示:“长时间的缺血缺氧,会引发严重脑损伤、行动障碍等,患者很大可能成为类似‘植物人’的状态。”
“任何一个病人都不能轻易放弃。”医生和家属一直在努力。通过ICU团队持续的抗感染、多脏器功能维护等对症支持治疗,多学科会诊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为了促进脑复苏,6月下旬,ICU团队决定将冯先生转入医院医联体单位,希望康复治疗和家属陪伴能唤醒冯先生。“转出ICU一周后,传来患者苏醒的消息,没有出现后遗症,我们都替他感到开心。”梁锋鸣告诉记者,目前患者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
夏季是心脏疾病的高发期,医生提醒,如果自身或家人出现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症状,需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早就医。发现周边有患者心跳骤停,在拨打急救电话后应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