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警方周刊

筑牢反诈心盾 打响经开品牌

  今年以来,经开公安分局牢固树立“电诈犯罪可防可控”理念,纵深推进反诈宣防工作,持续发力,巧运匠心,打响“经心反诈”品牌,辖区电诈警情数同比下降45.21%。

  建强行动“主阵地” 打造反诈新模式

  “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事,为啥会轮到你?”经开公安分局东绛派出所的深度唤醒室内,“灵魂八问”等标语在墙面上格外醒目,民警与受害人在浓厚的警示氛围中开展“启发式”谈话,针针见血戳破骗局,彻底唤醒被深度洗脑的受害人。

  “一角二室三队”反诈宣防“东绛样板”经推广复制,已成为经开公安反诈宣传所站“硬标配”。依托“太湖e警”综合窗口打造反诈宣传角,对上门办理综合业务的群众开展“浸润式”宣传;在紧急预警劝阻室和深度唤醒室对受害人开展面对面劝阻,用专业化环境支撑专业化劝阻工作;组建见面劝阻、电话劝阻和社会宣防三支“心盾”队伍,已形成固定人员队伍、旗帜标识、运行机制等实体实战运行。

  “老板让我先转账再补手续,我电话联系也不接。”“这肯定是骗局,千万不要转账!”3月17日,华庄派出所辖区警企反诈群内,民警及时回复某企业财会李女士的疑问,并立即上门了解情况,成功避免损失17万元。

  在经开公安辖区,民警每日在这样的反诈群内推送反诈知识,及时回复群众问题,把疑虑消除在萌芽阶段。经开公安将基层派出所作为反诈宣防主阵地,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吸纳辖区社区干部、网格员、警格员等1.2万余人加入反诈宣讲队伍,建立警民联动反诈群等300余个,构建警民协作、警校协作、警企协作等多维度反诈宣传格局。

  升级劝阻“重武器” 筑牢反诈新防线

  7月7日,东绛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辖区居民刘女士转账异常、可能被骗,但其电话一直处于通话状态无法接通。事不宜迟,民警立即找到正在与骗子通话的刘女士。原来,刘女士遭遇了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谎称其身份信息泄露被别人拿去办卡洗钱,要想洗清嫌疑,就要用自己名下的银行卡根据对方引导进行操作。正当刘女士继续转账时,民警及时止付并到场劝阻,成功避免20万余元损失。

  “时间就是金钱”,反诈止付越快越好,经开公安分局情指中心建立24小时反诈止付应急处置机制,接到紧急预警指令后,5分钟内锁定目标银行卡并提交止付申请,15分钟内止付冻结,并同步将全部关联卡账号止付冻结48小时,对经三轮唤醒仍深陷骗局的受害人,联系银行进行延长止付。行动以来,辖区银行卡止付率达100%、全市第一。

  “我们会把涉及隐私、唤醒耗时长的电诈受害人引导至深度唤醒室,带他们感受同类案件嫌疑人、受害人的‘现身说法’,视情况组织其他同类受害人现场交流、共鸣唤醒。”东绛派出所所长钱燚介绍。层层劝阻,设置多道拦截网,经开公安用专业对职业、用团队对团伙,根据“递进型”“分诊式”的反诈劝阻实战流程机制,对紧急预警指令全面落实止付冻结、上门劝阻、分级唤醒三步走,成功劝阻39人,挽损120余万元。

  搭建宣传“大舞台” 营造反诈新声势

  “提前查分不可信”“内定名额是陷阱”……清凉解暑的饮品杯上,全息小风扇的扇叶上,文件袋、书签上都印有反诈宣传标语。高考期间,经开公安将服务点前置,在考点门口设置休息区,为考生家长提供反诈文具、反诈饮料等,在家长休息等候时向他们普及高考相关的反诈知识,筑牢识诈辨诈、拒诈防诈的心理防线。

  紧跟时下重要节点、热点,紧抓高发诈骗类型,经开公安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同时,在居民小区开展宣传,放置展板300余块,悬挂提醒标语3000余条,利用1265块社会面大屏、2830张海报更新反诈宣传内容,全力织密反诈立体宣传网。

  在经开区,每一名中小学生手中都有一本《无诈校园 经心守护》反诈读本,这是经开公安针对师生、家长群体联合教育部门编写的全市首本学生反诈读本,已面向全区46所中小学4.6万名师生全量发放,以“小手拉大手”带动家长共同学习。

  “老板要求你转账,核实身份不要忘!”经开公安将反诈知识编成“洗脑式”口诀,拍摄“超声波三十秒口播”等趣味性高、记忆点密的宣传短片,用真实案例融合制作成《真探·三十六诈》等冲击力强、感染力强的警示视频……经开公安创意满满,接连掀起反诈热潮,共制作原创反诈类图文推送、视频164条,转发点赞超23万余次,视频总播放量达45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