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冬娅
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无锡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征途”上发挥出越来越强劲的作用。半年内,《无锡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行动方案》《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新政接连出台,市科技局更首次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和申报服务月”活动,致力壮大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做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团”。1月—4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315.5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3.4%。
新政出台,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今年3月,我市出台《无锡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行动方案》,启动五项工程,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融合的创新体系。本月初,我市又进一步推出《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发展、服务等维度给予系统化政策保障。
据统计,近三年间,无锡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净增800家。截至去年年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升至52.3%、创历史新高,创新能力评价排名位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无锡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325家,占全省比重12.2%。
然而,这一组数字并不足以让人高枕无忧。面对城市间激烈的竞争,需要看到的是,我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群体的数量还不够壮大,另一方面,引导激励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也还不够。“企业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总体上不强,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市科技局高新处相关负责人分析,受到市场大环境挑战加剧、传统产业转型进展趋缓等因素影响,我市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后备资源相对不足。
一套政策“组合拳”适时出炉。新近施行的《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鼓励科技型企业加快成长,对有效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市级给予最高1万元、区级给予2万元资金补助;对首次通过认定的企业,市级给予最高10万元、区级给予20万元认定奖励;对重新申报获认定的企业,市级给予最高3万元、区级给予7万元认定奖励。
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育成效显著的科创载体,市级每年按考核结果分类分档择优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对通过竞争性遴选立项的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市级资金分类分档给予项目单位最高500万元研发资助,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定下的目标是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目前已进入目标“攻坚战”阶段。“服务月”集中性活动收官,高企申报服务仍在继续。据悉,直至9月下旬,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每周三下午都会开放“高企充电站”线下服务窗口,安排专家辅导员面对面、一对一为企业提供高企申报相关的咨询和指导。
创新举措,以政府“敢为”推动企业“敢干”
新政“给力”,但要把政策从“纸上”真正落到“地上”,还需要各地积极“发力”。近期,全市各地纷纷推出创新举措,以政府“敢为”推动企业“敢干”。
上月,全国首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费用补偿保险落地我市,无锡道春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阴中心支公司签订了“科企帮”保险合同。根据“科企帮”江阴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费用补偿保险方案,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提交申请后如未能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由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申报材料费用等,对企业进行赔偿。视企业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的多少,最高赔付额度可覆盖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所产生费用的约80%,单个企业最高可获得6.4万元赔付。
“这份保险解决了我们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后顾之忧。”无锡道春负责人许建兴说,这一创新之举,将“让企业更‘高兴’创‘高新’”。成立于2020年的无锡道春主要生产聚乙烯薄膜,与良品铺子、来伊份、葵花药业等知名品牌都已达成合作。“这几年企业发展势头很好,我们一直想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但考虑到申报要准备许多材料,或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许建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而这份保险,等于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今年江阴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名单上,无锡道春赫然在列。
今年3月,江阴市科技局会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阴中心支公司成功申报了全国首个《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费用补偿保险》条款,通过金融赋能进一步提升中小型科创企业敢闯敢创的积极性。江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焦企业需求,着力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开发更多科技金融服务产品。
放眼各个板块。无锡高新区率先研究出台“3.0升级版”高企引育专项政策,推出申报补助、举荐奖励等多项全市首发的突破性制度措施。宜兴专门成立了高企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科技小助理”队伍,采取“包片定点”方式深入挖掘潜在高企。惠山区在最新的产业政策中进一步加大高企复审、引进支持力度,还新增了有效申报高企的奖励,解决了不少小微企业申报高企的后顾之忧。
引育并重,迁入无锡科创企业数量全国第八
壮大科技企业群体,一方面靠本地培育,一方面也靠积极招引。最近,国内领先的股权投资市场信息和数据提供商投中网,梳理分析了2023年被评选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56.3万家企业,在2019年—2023年这五年间的迁徙动态,发布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根据报告,无锡在迁入科技型中小企业Top10城市榜单中位列第八。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间,共有324家科创企业(指被评选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从初始登记地迁入无锡。
如此多科创企业迁入无锡,自然离不开积极的招引策略。2021年,我市启动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之时,就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强调在助力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方面发力,明确从无锡大市外迁入或太湖湾科创带内新设立的科技型企业,成功实现科创板上市,且募集资金80%以上用于大市范围内投资的,给予500万元奖励。
《无锡市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2022—2025)》《无锡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行动方案》《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近几年,无锡每年根据最新情况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型企业在锡发展。
本月发布的《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同样强调加大科技型企业引育力度方面,明确各县(市、区)对新招引落地且首次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的企业给予1万元奖励。各县(市、区)对无锡市域外整体迁移至无锡市行政区域内且完成相关变更手续的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分年度给予总额不低于20万元奖励。
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连续五年来迁入无锡的企业保持稳定增长,其中跨省迁入无锡的企业占比为36.89%,在这些企业之中,初创型企业(企业年龄小于等于三年)占比为42.53%,全省第一。
2022年从山东搬迁落户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魔方氢能源科技就是其中一家典型代表。“南迁”之前,魔方氢能源科技常务副总杨海军考察了上海、杭州等地,综合营商环境政策、目标市场客户、上游配套情况看,他觉得锡山区最适合他们这样的成长型企业,这里重大能源项目集聚之余,还有一批现成的上下游企业。“配套便利、社招人才方便,投入能够产出效益。”杨海军这样总结企业在锡成长的感受。两年来,企业辐射全国氢能产业生态圈的版图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