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上海等一些城市上演着一场争夺战——抓紧扩容机器人“人口”。这些城市看中机器人产业的撬动作用,能够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分为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等类型,我国机器人市场以工业类为主。机器人产业是当之无愧的技术“集大成者”,其发展与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数据通信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紧密相关。同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动力,能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为医疗、养老、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
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机器人产业赛道上发力。以深圳为例,2023年机器人行业新注册企业超过1万家,产业链总产值为1797亿元,同比增长8.7%。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机器人产业专利申请量近十年高速增长,占据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服务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显现出结构性的优势。
在无锡,物联网、人工智能、软件、算力等产业均有较好的发展基础,这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无锡面广量大的制造业企业以及智慧城市的加快建设,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目前,锡山区、滨湖区、新吴区、经开区等板块均已布局机器人产业,优必选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暨优奇智能总部项目已于6月底开工建设,并涌现出中电海康、蔚瀚智能、意优科技等一批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的优秀企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无锡要立足现有基础,加快补短板锻长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进、培育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加快开放应用场景,提升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比如,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方面,“大脑”“小脑”“肢体”等环节有许多关键技术难题要攻克,今年4月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签约落户无锡经开区,这是无锡、香港、上海有关方面研究团队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开发控制人形机器人灵巧运动的“小脑”为主要方向,致力提升人形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全身协调移动、灵巧操作及人机交互能力。让人形机器人更聪明、灵巧,需要集聚各方面智慧,用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力量,围绕动态开放环境下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控制,人形机器人复杂地形通过、全身协同精细作业等任务需求,人形机器人高动态、高爆发和高精度等运动性能需求等逐项进行技术攻关,以“硬科技”的强,支撑无锡机器人产业的快发展。
同样,要在工业生产、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加快场景开放,为在锡机器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便捷应用场景,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把机器人“人口”红利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红利。
(石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