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不久前,某企业因赔偿纠纷,在厂房建设中遭遇阻挠,被迫停工。详细了解情况后,滨湖区司法局迅速组织“法治体检”服务团成员走进企业了解情况,最终成功化解矛盾,帮助企业妥善解决了难题。“矛盾没了,施工顺了,这服务太棒了。”企业相关负责人由衷地感叹说。
今年以来,滨湖区司法局成立了由40余名街道(乡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法治体检”服务团,通过开展小微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服务,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高质量低风险发展。截至目前,“法治体检”服务团已对接服务小微企业101家,为43家小微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服务,帮助化解经营风险39起,挽回经济损失1040万元。
近日,在雪浪街道大浮社区,“法治体检”服务团成员走进沿街商铺,围绕旅游产业规范管理、帮扶政策等内容,开展了一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并就旅游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法律风险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法治体检’既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又强化了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据滨湖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制定了《滨湖区小微企业“法治体检”清单指引》,并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政策、财务管理、贷款融资、安全生产、劳动用工、合同签订管理等十大类风险,组织开展“法治体检”专项活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们深入辖区小微企业,通过“听”企业汇报、“问”工作症结、“看”台账资料、“晒”体检报告,细致摸排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需求和法律难题,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守法经营的意识和能力。目前,“法治体检”服务团已深入小微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25次,举办法治宣传活动31次。
“感谢‘法治体检’服务团支招,为纠纷调解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日前,山水城旅游景区在处理一起假冒伪劣商品合同纠纷中,接受了服务团成员的专业指导,用法律武器保护了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目前,滨湖区“法治体检”服务团已设立了7个服务小组,通过“实地服务+网上服务”方式,摸排企业法律需求,掌握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进一步帮助企业化解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难题。迄今,服务团已为小微企业审查合同、规章制度52份,调解矛盾纠纷19件,咨询或代写法律文书224份。(邓力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