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居高不下,“昼伏夜出”成为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城市夜经济也随之“升温”。步入夜市,烟火缭绕处,复制粘贴般的小吃、烧烤虽然琳琅满目,却大多陷入同质化的窘境。发展夜间经济怎样才能既叫好又叫座?建设好无锡的“地标型夜市”,不能走照搬“流量”、机械“复制粘贴”网红夜市的路子,而是要根据市民和旅客的实际需求,加入更多具有地方文化感、现代科技感的个性化元素。
对于市民和游客来说,对一座城市的深度了解往往是从夜生活开始的。但要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无锡夜晚独特的城市魅力,就要深挖城市底蕴,打破同质化泛滥的僵局,将城市的文化个性融入夜生活中。此前,不少城市已有过成功实践,比如西安市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打造以唐文化为主题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让旅客一夜梦回大唐。无锡在致力发展夜间经济的同时,应保留城市的原真性,结合城市底蕴和历史文脉,让游客们在享受精彩夜生活的同时,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
发展夜间经济,要将城市个性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更多样化的夜生活场景选择,增强市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上海黄兴公园晚间路旁照明充足,并安排24小时安保和机器人“小安”为人们的夜生活保驾护航。上海的24小时开放公园给夜生活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想象,也给“夜生活+”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无锡市内建有多座绿色公园,如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金匮公园等,可以尝试开展吴文化特色展览与演出,做好夜间安保措施,发展好“夜市+公园”模式。此外,还可拓宽思路,培育富有个性的夜生活场景,如吴地传统美食街、吴文化手作体验街等,让夜生活更贴合市民的实际需求,进而打响锡城夜间经济“个性牌”。
(周邾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