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市民赵先生因头胸部多处受伤出血被送至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过一系列紧急处置,医生在25分钟内就给他完成了输血,为后期手术、康复争取了时间。
“急诊用血时间已从原来的47分钟缩短为25分钟。”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吕俊超介绍。22分钟的提速对于县域二级医疗机构来说是一项重要突破,这缘于今年该院重点推进的“微提升”工程,通过细微改造,实现百姓就医环境大提升。
流程再造,变“人工跑”为“线上跑”。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婷跟记者演示了一遍以往的输血流程,在急诊过程中,若要紧急用血,医务人员需要手工填写相关纸质版信息,再将信息人工送至输血科,其间便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自医院新启用血库信息化系统以来,以往的人工环节全部移至线上一键解决,同时,在病人抵达医院后第一时间做好评估,提前做好用血预案。
想患者之所想,解患者之所忧。近日,史老伯因头晕、恶心到医院就诊,询问相关情况后,医生建议做核磁共振检查。上午预约,下午就拍到了片子,经检查显示小脑占位性病变。及时精准的诊断为史老伯后期手术治疗节省了时间。“与中医不同的是,西医需要检验、拍片等手段提升诊疗的安全性、可靠性。”张婷介绍。
通过硬件改造,去年,该院新引进一台核磁共振仪,不但效率高,且出图更清晰。为减少患者预约等待时间,医院延长开诊时间,优化预约流程。除了在周一到周日开放核磁共振拍片外,在周一、周四晚上开设夜间加诊服务。核磁共振预约等待时间由原来的2.5天缩短至0.8天。据了解,2021年至今,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改善门诊、病区环境方面共投入900余万元,在医疗设备上投入超2000万元。
将医疗资源与患者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今年以来,该院不断扩容专科门诊服务供给,专家门诊由原来的23个扩展至33个亚专科。增设咳喘门诊、护理门诊、疼痛门诊等特色门诊,其中慢病门诊今年上半年服务患者近8000人次。
“卫生健康‘四微’实事项目的实施让各大医疗机构更加积极主动发现群众就医过程中的问题和堵点,同时通过机制倒逼作用,加速项目实施进程。”宜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蒋旭华介绍。自该项目启动以来,共收集到微改进、微提升、微突破、微创新类项目62个,涉及硬件配套、就医流程、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
从工作细微处出发,紧贴群众需求,宜兴市人民医院为群众开通“健康公交专线”;宜兴市中医医院建设立体停车楼,改善停车难问题;疾控中心探索HIV医防融合;妇幼保健院开展产后微笑服务、暖心检验服务……以各个方面的小改进换来群众就医大便利,以各项工作成效小提升换来群众大满意。(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