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江南中学把师生书画展办到北京“水立方”

集团三校区130余幅作品描绘江南好风景

  跨越1000多公里,无锡师生把书画作品展办到了首都北京。7月27日至31日,“好风景·最江南”无锡市江南中学教育集团师生书画作品展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130余幅作品展现了江南中学的美育实践。

  为了在“水立方”办展准备一学期

  为什么想到把书画展办到1000多公里外的北京?江南中学美术学科组组长郭纪胜介绍,学校师生作品能成功在“水立方”展出,是多方合力促成的结果。“我们学校和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是友好学校,与北京粉画研究会等单位也有过良好的交流互动。学校策划师生书画展时提到在北京办展的可能性,友好单位帮忙联系了国家游泳中心相关人士,没想到双方一拍即合,进京办展的事在去年12月就定了下来。”郭纪胜说。

  为了这次书画展,学校师生准备了整整一个学期。江南中学建构了一张以课内课程为主干,以课后课程为拓展,线下云端相结合,各类课程功能互补的“大课表”。部分学生在“大课表”内选择了感兴趣的艺术类课程,学习粉画、国画、书法等。学校美术学科组确定了书画展的作品主题以展现家乡无锡和校园为主后,师生们从今年寒假就开始筹备。“我们鼓励3个校区艺术社团的成员假期和课后多走走看看,找到令他们灵感迸发的题材,为书画展做准备。”

  今年3月,学校书画展相关负责人专程到“水立方”踩点,把布展区域的相关数据带回学校。“布展并不是简单把画挂在墙上,而是根据作品的主题、大小、特点等有机组合,合理安排摆放的位置。此外,展出作品还要搭配照明效果、文字说明解读等,以便更好地展现作品的特色和魅力,帮助观众理解、欣赏作品。”7月24日深夜,装裱打包好的画作由物流公司运送至“水立方”指定地点,并完成卸货。

  多方面展示江南学子艺术素养

  经过两天的精心布置,“好风景·最江南”无锡市江南中学教育集团师生书画作品展于7月27日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分“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课堂”两部分,涵盖了粉画、综合材料、丙烯画、国画、书法等多种形式的130余幅作品。大量作品不仅展示了碧波荡漾的太湖、粉墙黛瓦的水巷等无锡地方文化和自然风光,还呈现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展现他们的绘画技能、风格和理念等。此外,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的师生也友情参与了本次展览,展出了数十幅他们的得意画作。

  “本次江南中学教育集团参展的作品绝大多数出自初一学生之手。展出的作品质量很高,观展者大呼‘震撼’。”郭纪胜说,“他们充满着创作激情,画作的艺术表现力很丰富。”师生的书画作品展出期间,江南中学部分学生趁着暑期到北京游玩前来观展。学生陆柯静有两幅作品展出。她的父亲感叹,从这些作品不仅能看到孩子在快速成长,也看到了她对绘画的热爱。学生吴婧怡画的是她眼中校园最美的一角,书画展期间她来到“水立方”和自己的画作合影留念。学生陈孜涵兴奋道:“当我看到这样一个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展厅时真的很激动。漫步其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学生吴欣宸看来,这次书画展的每一幅作品都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江南的美育实践在传承

  “艺术是生活的镜子。艺术的魅力在于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使我们重新审视世界,发现生活的美好。”学生郭雨辰如是阐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师生精心绘制的130余幅作品,无不讲述着他们在江南感受美、创造美的故事。江南中学校长袁伊平说,举办此次书画展,为学校和师生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展示学校美育实践成果。该校党委书记周宏燕介绍,这是江南中学教育集团近年来第三次举办师生作品展,展示一所公办初中对师生成长的一贯追求以及在提升师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等方面的努力与成效。

  记者采访了解,无锡市江南中学的创办者、首任校长钱殷之先生是无锡书画名家和爱国教育家,提倡培养和增进学生欣赏、识别和创作美的能力,使日常经验成为学生艺术创作的源泉,实现生活与教育的密切结合。一直以来江南中学深耕美术教育,坚持用美育浸润全体学生,提出培养“坚定的爱国者、勇敢的攀登者、活泼的创造者”这一育人目标,系统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学校在美术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社团建设、主题活动等领域精耕细作、推陈出新,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艺韵江南”也成了学校特色鲜明的育人品牌。“如果把江南中学90余年发展历史比作一幅五彩斑斓的长卷,每个江南人都是这场漫长创作的参与者。怀着理想与热爱,他们会一直画下去。”周宏燕说。(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