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守护舌尖美好“食”光

  □江庆农、许建明

  作为责任督学,我们走进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丁蜀高中”)进行常规挂牌督导,共同探讨校园食品安全话题,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安全第一、精细管理”的理念,把师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以责任感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以“零容忍”态度狠抓食品安全工作,努力打造师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安全食堂。

  坚持齐抓共管 全面系统治理

  丁蜀高中坚持“问题导向、风险管控”的工作原则,认真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抓好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迅速行动,落实主体责任,认真查纠问题,及时弥补漏洞,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突出重点,强化管理。强化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强化督查,着力消除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科学规范,严格监管。明确学校及配送企业的责任,严格监督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落实情况,强化内部食品质量管理,从源头治理,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完善管理制度 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建章立制,抓好推进落实,系统构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体系。

  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一支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副校长为主管负责人,总务处正副主任分工负责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分工逐层细化,明确责任主体,层层签订责任状。

  针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不稳定、监管存在漏洞等情况,学校还制定了学校行政值班人员、膳食管理委员会、家委会、学生会多个层面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对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烹饪、售卖等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完善监督制度,提高治理效能。学校落实“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值班行政和家长陪餐制”“膳食管理委员会日常监督机制”“家委会和学生会协调沟通机制”,将餐饮服务关键部位、环节以及食品安全相关信息进行展示,实现阳光操作,便于公众监督、提高监管效能。

  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对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储藏、加工制作、分餐配送、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食品配送等环节全过程、全链条监管,确保各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可控。既强化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提升了食品质量,又保障了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提高了食堂服务水平。

  组织培训提升 提高服务质量

  学校坚持“内练素质、外塑形象”,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及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素质,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加强协调沟通,促进学校食堂管理更加规范,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加强日常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及责任意识。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详细解读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剖析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学校食堂工作重点等重要事项;强调各项制度落实、食品加工制作、食品留样等方面的规范做法;使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一步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明确岗位职责,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健全沟通机制,改进菜品结构及服务质量。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一次食堂家长开放日活动,加深家校联系,更好地服务学生。每个班级邀请3位家长代表来校沟通,并在食堂用餐体验。每学期学校都会通过微信小程序,组织师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合理搭配食材,不断调整和优化菜品结构,丰富学生的餐饮体验,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学校设置了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及时收集和处理学生的反馈意见。

  要清醒认识到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决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作为责任督学,我们将常态化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督查,并及时进行“回头看”检查,进一步压紧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作者系宜兴市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