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伟
锦绣园的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斜河,上面造了一座独具匠心的斜桥。斜河的水很温柔,柔到你听不见声音;斜桥的柳已苍老,老得让你猜不出年龄。
斜河之南,有一个小山坡,上面伫立着一尊伟岸的塑像。他年逾古稀、目光深邃,右手拄着一根粗大的树枝,深情地凝望着远方,似乎还有许多未竟的事业,期盼着再次杖策远征。他就是我故乡家喻户晓的冯其庸先生。
斜河之北,锦绣园的西南角上,矗立着一座典雅的灰白色透景式建筑,那就是冯其庸学术馆。它根植江南园林,寓中国传统文化于现代建筑风格之中,端庄大气,从空中鸟瞰,整个建筑像一方篆刻的印章,别具一格。馆名由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用篆体书写,苍劲有力。
2012年12月9日,冯其庸学术馆正式开馆。
走进大厅,迎面就是冯其庸先生的半身塑像,他戴着一副框架眼镜,慈眉善目,观之可亲,似乎在迎接久未谋面的家乡父老和远方宾客。那饱含深情的眼神,流露出他对家乡无限的热爱,以及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深深怀念。
冯其庸先生1924年2月3日出生在无锡县前洲镇塘村冯巷,自幼家贫,多次辍学,但他勤奋好学,边种地、边读书。无锡国专毕业后,当过兵,教过书,后来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著有35卷《瓜饭楼丛稿》和15卷《瓜饭楼外集》。他是闻名海内外的国学大师,是卓越的红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诗人、书画家、摄影家。2017年1月22日逝世,终年93岁。
学术馆设置了五个展厅,分别为稻香家世、艰难学程、翰墨余香、瀚海孤征、佛缘遗迹。
“稻香家世”展示了冯其庸先生苦难的童年和艰辛的求学成长道路。冯其庸先生在逆境中刻苦求学治学、卓然成大家的事迹,告诫后学“人才都是靠自我造就的”。
“艰难学程”从文史、戏曲、诗词、汉画及红学五大领域诠释了冯其庸先生力行“躬行君子”的求真品格,体现了中国文人的真精神。这里还展陈了冯老的著作、部分手稿以及新石器时代、夏代、汉代、唐代等小件珍贵物品。
“翰墨余香”展陈了冯其庸先生的书画艺术作品。他的书画或寄情于山川,或物化为花卉,或严谨或放逸,有翰墨淋漓的大写意,有苍劲沉厚的渴笔枯墨,作品融诗、书、文、画于一体,书画中见渊博的学问,更见无止境的追求。
“瀚海孤征”展现了冯其庸先生十进新疆,入大沙漠,穿罗布泊,查证玄奘取经之路的经历。展览的100多幅摄影作品体现了冯老“千回百折求真意,不取真经不返程”的玄奘精神。
“佛缘遗迹”展出的是冯其庸先生捐赠给家乡的24件珍贵石刻藏品,其中有画像石、菩萨像、佛造像、经文石幢等,涵盖了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明朝等朝代。这些石刻凝聚了冯老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
冯其庸学术馆还有三个内部庭院,里面摆放着造型各异的太湖石,南庭种芭蕉和紫竹,北庭种蜡梅和天竺,东庭则以紫藤和紫竹为主。透过宽大的落地窗,可以看见学术馆四周多处种植了槐树、银杏、青桐和榉树,这些都是冯老生前十分喜爱的植物。
冯其庸先生始终眷恋着故乡,他生前为学术馆捐赠的文物、手稿、书籍有1600多件。冯老仙逝后,他的家属又先后捐赠了冯老藏书两万多册,藏品及各类证书1000多件,每一件都蕴藏着冯老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冯其庸学术馆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从开馆的那一天起,就承担起了“传播文化,泽被桑梓”的使命,如今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育科研永久实习基地”“南京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学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实践教学基地”,获评“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冯其庸学术馆不愧为家乡最美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