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探索

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刘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一论断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使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确保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

  ■增强政治定力,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改革不是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绝对不能动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发展生机和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认识,不断增强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定力,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中,切实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强化思想引领,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偏向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改革中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改革开放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不仅创立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改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而且依靠这些理论推动中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改革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提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凝结着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本要求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各方面,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的思想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用以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

  ■健全组织保障,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走样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我们党是具有严密组织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党的力量所在和优势所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我们党建立起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的组织体系,呈现出覆盖广泛、联系紧密、纪律严明的鲜明特征。这种严密的组织体系,为有效发挥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制度优势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有效的工作体系,确保党对国家和社会实行领导具有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基础。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也是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法宝。党的领导直接表现为组织形态上的领导,离开了党的组织体系,党的一切领导、一切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体系高度的严密性、完整性、纪律性优势,确保党的组织体系上下贯通、执行有力,使党的领导通过组织体系贯穿到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体系强大的组织力、执行力、战斗力优势,把党员和各个方面的先进分子、优秀人才组织起来,让组织体系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和坚强保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组织体系更好地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能。完善监督机制,推动各类监督在党的领导下贯通协调、形成合力,让各类监督严起来、实起来,确保把党中央确定的改革原则、明确的改革举措、提出的改革要求不折不扣贯彻好、落实好。

  ■夯实群众基础,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停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在推进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仅积极提炼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改革经验,形成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而且通过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探索,进而凝聚成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逾越不了的鸿沟。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我们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改革,夯实全社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群众基础,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充分吸收社会诉求、群众智慧、基层经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动力。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尽力推出一批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系无锡开放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