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老工厂用上机器人 “织”出产业新图景

  现代化的车间内机器人不停地运送着裁片、工人通过“机针管家”进行菜单式自助换针……近日,走进位于黄巷街道的无锡刘潭服装有限公司,上线不久的智能化场景令人眼前一亮。这家传统行业“老厂”正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工厂,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定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织”出全新的产业图景。

  走进该公司5楼的人工智能车间,出现了很多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场景,颠覆了对服装厂的固有认知:“机器人大脑”实时分析着生产管理数据,生产订单状态、待上线订单等数据、订货单汇总等数据一应俱全,甚至是在线员工的状态、货箱异常等都有精确的分析。5000多平方米的车间内,5个大机器人和18个小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跑动着。大机器人负责新建成的“裁片超市”内工作,它根据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分析裁片使用进度,提前从1000个不同的裁片筐内取货备用,小机器人则是将大机器人分拣的裁片根据数据分析适时地搬运至加工工序处。每名工人的工位前,都安装有智能设备,显示机器人大脑的数据状态,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工作进度。

  智能车间内,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痛点问题。比如,针线是服装加工厂最核心的生产工具,根据不同产品不同材料不同工艺,需要使用不同针具进行加工,在智能化改造前,每次针的分拣使用都需要人肉眼来分辨,不仅耗时长还极易出错。如今,有了AI机器人的加持,员工只要在“机针管家”前选择自己加工的工序,管家就能“吐”出准确的工具。随着机器人能力的持续训练和增强,再有新的定制设计任务,就可以精准识别风格不一的衣样图纸,给出准备的用针方案。

  “原有的单轨式流水线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谈及启用机器人的原因,公司总经理冯君毅说,如今的订单已从小批次、大批量转变为多批次、小批量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化升级势在必行。从去年开始,企业就排定计划,投入3600万元,3年内实现工厂智能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机器人与生产线的配合度并不高,厂长、车间主任都开始质疑智能机器人是“花架子”;但经过调试磨合,一个月的试运行后,生产效率提升了8%,员工、管理人员与机器人配合也开始变得顺畅起来。“8月份正式启用的是一阶段的人工智能设备,今年还将启动三楼、四楼车间项目二期的改造,根据测算整体生产效率能提升20%。”冯君毅说。

  人工智能是梁溪区和梁溪科技城重点布局的产业赛道,今年梁溪区智能算力达400P,通过布局大模型产业,一批垂类大模型正在梁溪加速集聚。冯君毅期待,未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工厂和流程的智能更新迭代。

  (韩玲 文/吕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