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太湖周刊

到场馆去打卡 在文化中遨游

“文博热”何以更持久?

  钱锺书故居游人如织,绳武堂前,新添的青铜雕塑《我们的先生:钱锺书和杨绛》吸引着人们驻足拍照;东林书院内,由无锡市中医医院专家带来的节令养生讲座座无虚席;无锡博物院小讲解员研学营请来了英语演讲培训师和资深播音员,教孩子们用中英文双语讲述文物故事,更好地传播吴地文明……

  第五届无锡文化场馆月启动以来,锡城各文博场馆热力四射。围绕“百馆千场·文化润城”主题,无锡市、区两级场馆紧密协作,近两个月来,共计举行七百余场活动,在传播城市文化、凸显地方特色的同时,亦呈现出了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丰富优质的暑期文化供给持续点燃市民游客的文化消费热情,如何让旺季的热度成为常态的温度,成为各场馆努力的方向。

  ●提升参观体验,实现深度对话

  7月24日至8月2日,由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和上海展望计划公益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中美青少年工合夏令营在锡举行。期间,46名美国学生和48名中国学生走进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无锡悠久厚重的地域文明让这些中美“Z世代”青少年大开眼界。“原来,中文‘一言九鼎’的‘鼎’,就是这个‘鼎’。”看着展柜中的文物,美国中学生杰西兴奋不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中美青少年参观了各具特色的吴文化展厅,了解吴国历史、考古发掘过程、吴地文化特色。参观结束,大家来到三楼活动室,体验“我在阖闾城修文物”。拼合、粘贴、补缺、打磨……大家模拟文物修复的步骤,让一个个破碎的碗碟完好如初。“我修好了一个碗,简直难以置信!”“这种体验太有趣了,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美国学生们感叹道。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喜爱参观文博场馆的人群更注重馆内讲解是否专业、馆内活动是否多样、文创产品是否新颖、馆内环境是否适宜等。针对这些趋势,在无锡,文博场馆更加着力提升观众的参与度,通过推出体验活动、改变展陈方式、注重展览导赏等举措,让观众可以与文物深度对话,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业内人士指出,公众对文博场馆的需求,正从单向输入模式,向多元参与模式转变。这个暑期,无锡博物院开办小讲解员研学营,无锡市图书馆的乐读会好评如潮,无锡美术馆推出传统木版画课堂,人们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还能领取主题集章卡,于是纷纷开启“集章之旅”,令参观的体验感飙升。

  ●推动资源共享,尝试跨界融合

  8月3日晚,“奇妙夜梁溪”2024大运河城市定向赛在无锡太湖广场燃情开赛,4000多名运动爱好者,化作一道道流动的光源,点亮市中心。记者注意到,此次定向赛的线路中,东林书院、无锡国专纪念馆、无锡博物院、钱锺书故居等文博场馆成为夜游特色打卡点位。“第一次夜游东林书院和钱锺书故居,从未有过的静谧感,很不错。”市民邓先生感叹道。无锡市东林书院和名人故居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配合梁溪区开展活动,也进一步释放了场馆的活力。本届场馆月期间,各市(区)分别以“博古传今,慢品江阴”“智游自在,相约宜兴”“夜色梁溪,焕新知旅”“畅玩精彩,魅力锡山”“趣玩一夏,花样惠山”“吴韵山水,缘系滨湖”“缤纷博物,聚力新吴”“玩转经开,乐享佳期”为主题,将城市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吸引了更多人走进场馆,感受无锡深厚的人文底蕴。

  这个暑期,人们欣喜地发现,在锡城,博物馆可以看演出,图书馆能听音乐会,美术馆有好书分享会……各场馆正充分依托各自的特色资源,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大胆尝试跨界融合,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内容和形式。日前,2023全国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和线路宣传展示活动“百强案例”“五十强线路”发布,无锡东林书院的“从东林出发的微游”研学之旅入选“百强案例”,无锡博物院的“映月之声”二胡文化之旅入选“五十强线路”。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者有效串联了东林书院、薛福成故居、秦邦宪故居、钱锺书故居、顾毓琇纪念馆、张闻天旧居六家场馆的文化资源;后者将锡博优势资源进行系统有机整合,带领青少年走进梅村二胡文化园,了解二胡制作技艺,学习二胡演奏,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体验。

  ●完善开放方式,创新服务模式

  6月15日起,无锡博物院全面取消实名预约参观制,并且在暑期于每周五、周六实行夜间开放,开放时间延至21:00。从如约而至到不约而至,无锡博物院进一步完善开放方式,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据院方统计,今年7月,无锡博物院的参观人次为145426,相较于去年7月的135020人次,增长了1万多人次。“学生游、亲子游是主流,活动预约火热。”无锡博物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虽然锡博取消了参观预约,但参加活动仍需提前在微信公众号上预约,每场活动约30个名额,往往刚一推出就被抢空。“环境好,活动好,假期遛娃好去处。”市民刘女士一语中的。高女士则更喜欢带孩子“夜游”图书馆,“晚饭后天天去,‘七夕’那天,还赶上了一场音乐会。”高女士口中的音乐会是无锡市图书馆与无锡民族乐团的一次合作。“我们尝试用音乐演绎经典,将民乐与书香融合,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博热”在助推博物馆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流量。业内人士指出,文博场馆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承担着多重价值,它们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旅游的重要资源,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吸引力。与此同时,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走进文博场馆的观众,年轻人越来越多。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表示,年轻游客已成为博物馆游的主力军,南京博物院进馆人群中就有70%是年轻人。究其原因,既离不开文博场馆不断提升展陈水平、活动策划的努力,也有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兴趣的递增。如何让“文博热”更加持久,让城市抓住流量,同时,改善文博场馆“冷热不均”的情况?龚良建议,可以依托大馆资源和社会力量,在原创展览、文创产品及社教活动上发力,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推出更多有看点、有话题、有美感的文化产品,以更加新颖的方式讲好城市故事,而这也恰恰契合了年轻人的需求。(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