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相随,安全相伴。”在宜兴各中小学校门口,每天都有交警在校门前引导车辆文明礼让,劝导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全力保障广大师生出行安全。
为有效防范化解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风险,宜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聚焦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目标,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为抓手,牢牢把握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特征及违法特点,优化部署、高压管控,从严从实开展电动自行车突出交通违法整治,有效减少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提升城市交通秩序。
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加大风险排查整治
连日来,宜兴交警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电动车销售市场、修理店开展“地毯式”排查,坚决杜绝销售不合格的电动车产品和非法生产、改装,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针对外卖骑手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超速、逆向行驶、闯红灯、随意变道等交通违法行为,我们积极与外卖企业联系,组织相关负责人及外卖送餐员开展交通安全培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宜兴交警大队法宣中队副中队长张彤说,今年以来,宜兴交警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瞄准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上路等各个环节,推动形成管理合力。同时,成立由交警牵头,治安、食药环、经侦等部门为成员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明确目标任务,分头针对电动自行车登记备案、路面管控、事故倒查、非法改装、制假售假、安全宣传等开展工作。
为不断夯实整治工作基础,宜兴交警把规范管理与优化服务相结合,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经销商的检查力度,督促商家依法合规经营,积极履行消费者告知义务,并以发放告知书、签订承诺书等方式落实经销商责任,对涉嫌销售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的,依法予以查处。截至目前,共排查全市登记服务网点142个,查处违规登记上牌等行为23起,联合约谈违规登记服务点17家,暂停授权上牌服务点5家。
强化路面秩序整治,营造交通严管态势
“一盔一带,安全常在。”“为了您的安全,请佩戴好安全头盔。”近日,在宜城街道人民南路与东山西路路口东南角,出现了一个“特殊交警”,它能够语音提示提醒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帮助交警更好地维护交通秩序。这是宜兴首台电动自行车移动劝导卫士,由警灯、高清相机、升降桅杆、电池等部分组成。当它自动识别到驾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骑车使用手机、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时,报警灯就会闪烁并实时语音播报,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提醒。同时,它还可以精准识别电动自行车号牌,督促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安全文明出行。“劝导卫士”上岗一个多月来,日均发现并劝阻交通违法行为近100起。
“电动自行车‘方便’骑行并不等于‘随便’骑行,部分骑行者安全意识淡薄,常出现不佩戴头盔、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宜兴交警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张弢说,他们持续组织警力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整治,严查电动自行车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在常态化巡查管控的基础上,优化警力部署,加大管控力度,并由点及线、以线带面向周边区域扩展,将定点岗勤与流动巡逻勤务模式相结合,重点针对辖区医院、商场、菜场周边道路,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查处电动自行车假牌套牌711起,非法拼装改装6起,其他违法违规行为10.7万余起,查扣非标三、四轮车4826辆。
强化宣传警示教育,筑牢安全防范意识
酷炫帅气的铁骑表演、切身体会酒精“吹气”测试、身临其境体验汽车盲区……在刚举办的警营开放日活动中,小朋友们戴上“小黄帽”,开启“小交警”职业体验,沉浸式体验交通安全教育。此外,“交通出行绘图”“交通陋习套圈”等互动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加深小朋友们对交通规则的理解,让交通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切实提升学生自我防护能力,预防和减少涉及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连日来,宜兴各辖区交警中队民警走进学校,广泛开展“开学第一课”“小手拉大手”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拒乘非标二、三、四轮车上下学,倡导家长自觉抵制使用非标二、三、四轮车接送学生,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全社会”的效果。
与此同时,宜兴交警不断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平台,通过以案释法、典型曝光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危害性宣传,提高社会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选择购买合标车辆,文明规范出行。此外,以村庄、企事业单位为重点,组织志愿者、劝导员在出村、出镇、出企路口开展集中劝导,严防违法载人、非法改装等隐患车辆上路,督促村民、企业员工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定,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辐射带动,逐步营造全社会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氛围。(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