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双减”背景下西漳中学作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李兴群、曹澎

  作业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开展教学评价和精准分析学情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双减”工作的核心。无锡市西漳中学针对学生作业的优化设计与改革做了积极的尝试。

  关注差异,减量提质

  好的作业内容能有效拓展课堂知识技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素养。西漳中学各教研组统一思想,明确作业设计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严格控制作业时长,同时优化调整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与层次性,分层布置。根据学生学情有的放矢,难度呈螺旋式上升,将作业难度落实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范围内,避免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

  多措并举,卓有成效

  发散思维,加强探究类作业。好的探究作业能拓展学生的思想,开阔他们的眼界,让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并归纳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能够有层次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我的学习力。西漳中学物理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声音”前,设计了相关预习作业,包括“发出声音的物体叫什么?”“人在张嘴说话时会有什么变化特征?你的声音来自哪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形成的?一个单独存在的物体能发出声音吗?对比周围的物体,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发出声音?哪些物体不能发出声音?”“寺庙内有一座大钟,人们经常借助它来祈福祈愿,祈求万事顺遂。为什么在敲响大钟之后,声音久不平息、绕梁不止?”“在平常说话的时候,你有过这种情形吗:一会儿声音近了,一会儿声音远了,这个问题的起因是什么,请举个例子。为何会发生如此现象?”“声音是透过何种媒介传播的?在月球上能发出声音吗?”等问题,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活动结束后,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在教室里准备好相关的实验设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问题的实验探究,增强预习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进一步精心设计、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花样游泳是奥运会上极为重要的一项运动。运动员在水中做动作,是由于接受了音乐的指示,那么她们是如何接收声音的呢?”家庭作业是以课堂为基础的一种教学的有效扩展,在此过程中合理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品质的探究式问题,可推动学生有效巩固新知。

  加强作业设计的基础性、层级性,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基础性作业是基于课程标准、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要求而设计的作业,目的是为学生提升学习水平、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一方面紧扣课堂实际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学情,设计与之相匹配的作业;另一方面注重作业的科学性,确保作业内容符合实际。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充分关注作业中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内容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从模仿到创新,逐步提高,并且进行由简到难、合理分层。根据学生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不同层级的题目。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采用为学生搭建台阶、放缓坡度的办法,将题目分解成若干有梯度的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着手点。

  合理规划实践类作业,提高兴趣。结合教材内容,该校各学科组开展实际调查工作,设计出了许多适合学生的实践作业。与书面作业不同的是,实践探究类作业能帮助学生累积知识,在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判断自己的理论知识是否正确,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动力,使学生在作业中更加主动。以探究“浮力产生原因”为例,教师设计了许多课外实践性作业,如“通过观看课后预习视频,加强生活体验,探索浮力产生原因并进行归纳总结。”“在父母的陪伴下,观察水中的正方体六面在浮力作用下会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请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产生的原因,完成简单的实验报告,进行班级展示交流。”通过这样的课后作业设计,鼓励学生在对微课学习的基础上,分析论证、质疑创新,并进一步通过方案设计、动手实践、得出结论、展示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关注品质,注重融合。作业不仅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工具,更应该是教育学生的资源。不仅具有检验功能,同时还具有育人价值。因此,结合教学内容,该校适时地设计了一些科学人文跨学科融合的作业,使学生了解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艰辛,体会科学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在“杠杆”的教学之后,教师布置了跨学科融合作业“针对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在作业中可以体会到科学家们的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顽强拼搏的良好品德。

  优化评价,以评促学

  批改作业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手段,也是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方法。有效的作业评价,应该是教师用良好的品格及工作态度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注重动机评价,并根据作业类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作业评价中,让学生自行修改,教师常与学生针对错误之处进行个别交流、深入剖析,以便学生更好地改正作业,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此外,在学科组长会议上组织各学科组长介绍在作业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家长和社会对新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引导家长理性对待成绩和作业量,明确家长在家庭作业中督促者的责任和要求。

  (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