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0版:特刊

宜兴:汇聚四海英才,迸发向“新”动力

  宜兴经开区人才公寓

  25日,第五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落下帷幕。本届赛事共有500多个项目参赛,落地项目达25个,项目落地率再次创下新高。眼下,科创赛已成为宜兴双招双引的重要平台,赛事活力的迸发,让更多人才看见宜兴、爱上宜兴。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创新成果……一系列链式反应接踵而至。“人才高地”“科创高地”的能量正在不断聚集,“蝶变效应”正在产生、释放……宜兴正成为“千里马”尽情奔腾、“金凤凰”盘踞筑巢的乐土,为新质生产力汇聚强大人才支撑。

  以“新”为指引,吹响招引人才“集结号”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如何让人才“看见”宜兴,是一门新时代的人才招引学问。激烈的竞争之下,县域引才需要更多“新突围”。

  “新”在方式方法。以赛引才便是“新突围”的生动诠释。此次赛事设立5场城市赛、3场专项赛、1场总决赛,人才招引的触角延伸至武汉、上海、北京等多个大城市,最大范围吸引优质人才项目。同时,宜兴拿出最大诚意,为获奖项目准备百万元现金大奖、千万元政策支持、亿元基金投资,让人才项目落地宜兴全程无忧。目前,通过科创赛达成的300余项落地项目中,有26个入选“陶都英才”,成为科创宜兴的重要动力源。

  除了高品质的大赛外,宜兴还打造高层次的“会”与形式多样的“行”,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四方人才。连续多年举办宜兴国际科创英才节,今年通过这一媒介,12个创新载体和科技人才合作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的科创基金成功签约。瞄准高端资源和一流项目,宜兴走进高校深化校地合作,对接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在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设立宜兴市高校人才工作站。

  如今,让人才看见宜兴,宜兴不仅做好“走出去”文章,更是在“请进来”上用心十足,通过举办海外学子家乡感知行、“青凤来宜·才荟兴宜”青年人才月暨暑期实习双选会等活动,让更多青年学子深度感知宜兴文化、产业等,不断提升宜兴知晓度。

  持续焕新升级的人才政策成为人才招引“加分项”。宜兴打造“陶都英才”政策矩阵,去年以来先后发布人才新政30条、招才引智20条、科技创新22条、海外引才10条、乡村人才振兴10条等,构建人才类别和创新创业链条“双覆盖”的政策体系。

  以“质”为关键,搭好引聚人才“大舞台”

  “以赛引才是要让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最大增量’,用好招才引智‘看家本领’,便能快人一步‘拥抱’新质生产力。”宜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钱怡介绍。走到产业最前沿,做最精准的人才招引。紧贴这一理念,近年来,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不断调整优化赛事模式,寻找城市产业与赛事的最佳契合点。

  近四年里,宜城街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题,分别在杭州、济南、西安这些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招才引智,今年又将城市赛放在上海,全力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通过今年的城市赛,宜城街道不仅揽获了一批项目,还将联东U谷·宜兴都市创新港、宜城软件园等创新载体平台推介出去,助力成立了宜兴市高校人才工作站(上海大学)、宜兴市(上海)科创飞地。“以赛引才、以赛促产、以赛兴业,真正在这样一场‘王牌’赛事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宜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大赛,街道引入了江苏瑞宁、宜安芯微电子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头部企业。如今,在宜城软件园聚集了35家企业,集聚高层次人才100多名,上半年实现销售2.9亿元,成为宜城打造科创经济的生动缩影。

  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而产业发展迸发的新活力也正成为人才落户的关键。“从确定落地意向到入驻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汽车先进电驱执行器系统研发项目负责人秦兆博透露。去年7月,秦兆博带领团队参加了北京赛区比赛,最终在总决赛中摘得金奖。该项目快速落地的背后正是看到了宜兴的新能源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宜兴“加速度”发展的新兴产业为企业未来打造规模化市场开辟了蓝海。

  当前,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加速发展,实现了三年规模超百亿元。以徐舍镇为例,临津生命健康产业园正加快建设,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华瑭医疗器械宜兴供应链产业园依托华平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引入。今年8月,来自辽宁的刘德有正式入职华瑭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成为一名仓库系统操作人员。“当时拿到了好几个offer,选择宜兴,是觉得这里更有发展潜力,企业发展前景好,不能以静态的眼光去看人才留在县城的发展路径。”刘德友说。

  以“人”为根本,营造爱惜人才“好生态”

  今年6月,宜兴首次举办的“爱才节”及人才嘉年华活动是对人才的又一次高调示爱。活动现场,首批“陶都英才”银行专属服务窗口授牌、宜兴首届企业足球超级联赛冠名授权及赛制发布等仪式背后,彰显的是宜兴求贤若渴的爱才氛围,是为广大人才提供更优服务的诚意。

  将惜才、爱才融进城市的基因里,宜兴让人才在“小确幸”中遇见无限温暖。自2020年高标准建成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和“一网通”线上服务平台以来,开通人才补贴、“陶都英才卡”等20多项与人才切身相关的在线办理事项,6603人在线申请,累计发放补贴7022.93万元,进一步释放爱才诚意。

  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宜兴将人才礼遇延伸到城市生活的细枝末节,让人才成长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今年7月,丁蜀镇新投用的人才公寓收到了一波好评。按照酒店式公寓的管理模式,该公寓内不仅电器、家具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还配备了一名管家和24小时监控,让人才入住无忧。“入住者都是我们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等重点人才,这也拉近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距离。”丁山耐火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国峰说。

  能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解决了人才来宜的居住问题,而一张小小的“陶都英才卡”,就能为人才提供在宜的全方位全链条服务。目前,“陶都英才卡”已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人才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父母养老等方面,实现由“一人引进”到“举家引进”的全面升级。今年,宜兴还集中设立一批“陶都英才”休闲度假基地、疗休康养基地、人才友好型基地。

  针对青年人才面临的休闲、婚恋、家庭与社交等生活方面问题,宜兴给予积极回应。其中,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住宿、休闲、创业等不同功能的青年人才驿站,可为来宜实习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最长90天的免费住宿、自助办公等全方位一站式综合服务。宜兴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团市委等部门定期举办的“宜拍即合兴有灵犀”“宜见青心”青年人才联谊活动等,为在宜工作尚未脱单的青年人搭建交友联谊平台。会同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宜兴保利大剧院,创新举办山湖音乐节“陶都英才”专享会、保利大剧院“陶都英才”专场音乐会,丰富人才在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