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1版:特刊

胡埭:锚定“两个关键” 打造更高水平“智造名城”

  产业层级提档跃升、专业园区起势“成园”、镇村面貌更加靓丽、民生福祉持续殷实……走进滨湖区胡埭镇,处处都能感受到这个“状元里富安地、九龙湾智造城”的“强劲律动”。

  今年以来,胡埭镇锚定“省级经济发达镇”创建和“九龙湾智造城”建设“两个关键”重大使命,统筹做好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取得扎实进展,高质量发展成效不断呈现新气象。

  全力拼项目、稳增长

  向好态势更加巩固

  紧盯“两个关键”目标,胡埭镇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引建,产业成势加力加速,智造强镇蓄势而上。

  工业企业总数超2600家、高新技术企业26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排名较上年攀升41位……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胡埭奋勇争先、砥砺前行,推动经济实现新跨越。

  项目是促投资、扩规模、引才智最为有效的“关键一招”,更是强能级、优结构最为直接的“源头活水”。于是,“走出去”成了胡埭镇项目招引的高频动作。上半年,仅镇主要领导带队赴日本等海外国家,大湾区、京津冀等核心地带开展精准招商就达16轮。此外,胡埭镇还连续2年以“新春第一会”形式研究部署镇“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任务,确立镇级“三重”工作机制,成立“双招双引”5支攻坚队伍,3名专业招商人员招录到位,“链群配+专班式”招商打法升级迭代。

  随着招商步履向远向深,胡埭镇项目引建呈现坚实高效。截至目前,泛博纺织等2只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备案。中维建筑、帝达贝轴承等6只超亿元重大项目顺利落地,44家超千万元企业注册落户,21家“543+X”产业相关项目签约引落;锡华、粤浦等省市重大项目稳步建设,67只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按时序推进,年预计投资62亿元。

  产业规划是胡埭镇未来发展的“根”,是胡埭开展提振经济活力的“基”。年初,胡埭镇党委书记杨志清提出,全镇上下要深度策应区“543”产业,深入围绕“五大经济”,围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细致研究、向心发力,通过规划既把经济工作统起来,也把产业赛道分细致,着力构建“优势集聚、特色鲜明、科创向新”的优质产业生态。半年过去了,胡埭在这条既定路径上加速前行,呈现出“产业成势加力加速”的良好态势。期间,胡埭深度策应区“543+X”产业、五大经济,坚持“一业一园、集群集聚”发展路径,“两机”、低碳环保等产业1—8月份总产值突破40亿元,专业园区“成园”之势按下快进键;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信息等产业产值达30亿元,江苏珑杨、泰氢科技等氢储能产业项目正积极突破,“车储芯空”产业架构进一步充实;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赛道加速切入,乐森机器人等项目加紧洽谈引落,产业标识更加鲜明、更具特色。

  聚力搭平台、优服务

  发展后劲更加澎湃

  今天的胡埭,产业、人口、资源等要素加快导入,镇域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大有可为。胡埭,也到了创建“省级经济发达镇”的攻坚期。

  创建经济发达镇,离不开基于产业的成功;产业的成功,则少不了基于集群的打造;集群的打造,势必需要无限激发企业这个科技创新主体的源动力。为此,围绕培植新质生产力,锚定“智改数转网联”总目标,胡埭镇今年完善编制了《胡埭镇加快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产业发展政策实施意见2.0版》《“科创胡埭”三年行动方案》《企业“五上”梯次培育政策》,还搭建了“三类”企业、“四上”企业等“引陪转服”工作专线,全力扶持引导企业走好科创转型道路,推动镇域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

  据统计,今年以来,胡埭镇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科麦特、泛博顺利完成省独角兽企业申报,高企、省级“智转数改网联”示范企业、市“三类”、市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数和认定数有望再创新高,市区第一梯队优势持续巩固。法兰锻造、振华亿美嘉等15只500万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推进有力,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地方经济持续崛起,空间、载体是根本,大力挖掘资源空间,全力赋能升级现有平台,成为胡埭的重要抓手。该镇扎实推进工业园南区“六抓六促”和镇重大产业项目二期征收,完成5个市级攻坚拔点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鸿翔片区)非住宅完成签约,2200亩连片空间全面释放。粤浦·富安智造园二期顺利开工,三期加速谋划,复星人形机器人产业园稳步推进,九龙湾专精特新协同创新中心入围全区十大特色园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工业上楼”高品质阵地初具规模。

  营商环境好,企业才能留得住。今年,胡埭镇全力营造重商、暖商、富商、安商环境,营商生态持续提标优化,半年间,不仅落实落细优化营商环境市7.0版和区6.0版政策,分类施策、精心编制《胡埭镇专精特新企业集群专项培育政策》等4份企业发展指导性政策意见,还积极推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建成滨湖区首家政务服务“融驿站”,政务服务旗舰店“一件事一次办”达成率100%。同时,在生产、生活、生态全要素发力,胡埭镇梳排制定超100项为企服务清单,受理办结政务服务事项20587件,完成帮办代办服务8000余件。还联合企业成立无锡滨湖国际人才交流海外联络站(德国纽伦堡站),成功申报各类高层次人才46人次。

  合力锻长板、优品质

  城乡面貌更加靓丽

  城市立面系统焕新、城镇品质提升出彩、要素保障优质便捷、人民生活会心一笑,这个镇党委政府为胡埭绘制的“活力镇区”美好蓝图,正通过城镇面貌系统化更新、城市管理颗粒化提升、乡村振兴特色化推进等“技艺”不断勾勒写实。

  上半年,胡埭镇深化“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运用,优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质量完成富安村村庄规划(修编)及居民点规划工作;振胡路大修工程顺利通车,富康路、强胡路、胡安路等一批基础道路工程正式开建,沪宜路、锡西大桥等一批主干道桥工程稳步推进,城镇交通脉络愈发畅通;系统更新全镇道路护栏约1.2万米,状元浜公园入选“席地而坐”城市客厅,强胡路背街小巷完成品质提升,新增城镇公共绿地3.7万平方米,人民路、胡山路等5条绿道完成建设,新开工特色主题游园2个,城市“绿地”名片熠熠生辉。

  对标对表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最干净城区”创建要求,胡埭镇上半年还常态化开展市容整治专项行动,整治无证摊273处、占道经营1093处,清理乱堆放1164处,规范停车秩序2903处,拆除违建3.9万平方米,花汇苑二区获全区垃圾分类二季度优秀项目;全面推进“智慧化停车”管理,新增停车泊位250个,实现1000个停车泊位动态数据接入,完成安泰路西停车场智慧化改造,富润花苑周边获全区停车秩序一季度优秀项目;深化行政执法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协作联动、执法监督、“综合查一次”等三项行政执法工作机制,累计办理区镇各类案件159起。

  打出湖山“生态牌”、状元“文化牌”,胡埭镇正在特色化推进乡村振兴。上半年,以“状元里”沿山旅居带建设为核心,高质量编制《“状元里”乡村振兴新图景专题策划方案》,“花彩梯田链”绘就“四时有花、四季有景”和美画卷,成为全市特色文旅IP,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状元农场”共享田园社区建成投用,喜舍乡旅休闲文化体验园项目稳步推进,全面实现自然生态、新兴业态与文化形态“三态”融合发展。同时,深入实施“美丽农居”建设,持续巩固“三清三治”常态化整治成果,启动建设杨巷、许巷、严巷风貌片区,开展“绿野春耕”等田间特色农旅活动,胡埭村“百家田园”争创市级农业特色园。

  生态是最宝贵的资源,今年上半年,胡埭镇21条市级新一轮水环境综合整治河道水质优Ⅲ比例达100%,朱巷浜、猫桥河等4条河道成功申报市级美丽幸福河湖创建项目。胡埭镇重点围绕直湖港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铺开雨污水管网整治项目,完成问题排污口和排污管线系统性检测,从源头上化解污水入河风险。同时,强化臭氧和PM_2.5协同防治,大力实施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完成178家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工作,不断提速推进工业企业绿色化转型进程,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倾力办实事、增福祉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是幸福之基。胡埭镇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做好社会事业,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着力绘就幸福底色。仅“微幸福”民生工程,上半年胡埭镇就完成了32个,各项民生实事项目也按时序稳步推进中。

  让美好教育“触手可及”,是胡埭的不懈追求。上半年,胡埭镇完成了南师大滨湖实验学校九龙湾分校建设,配强名校长、名师团师资力量,首批学生招录工作顺利完成,由此,胡埭镇拥有了2所幼儿园、2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以及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镇街道层面中实属罕见。除了新落成的九龙湾分校外,今年镇内其他校园的环境也得到了全面改善,中心幼儿园多功能厅、中心小学校园文化景观等13项暑期提升改造工程竣工验收。

  惠民保障“暖心贴心”,胡埭这么做。半年来,胡埭镇组织现场招聘会9场,开展“春风行动”直播带岗、重点骨干企业沙龙等就业创业活动,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1345人,进一步织牢织密就业保障网。用心实施特殊人群照护项目,半年度发放弱势群体救助金197万元,兜稳兜牢救助底线。残疾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88%,居全区首位。

  医疗、养老方面实打实的持续投入,让胡埭的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镇卫生院与市二院开展技术合作共建,创新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依托乡村互助养老睦邻中心试点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全力打造“幸福时埭”为老服务特色品牌,医疗服务水平和为老惠老工作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为了让文化魅力“可观可赏”,胡埭镇深入挖掘状元文化内涵,成功发布第二届状元文化品牌;持续推进建设“15分钟阅读圈”,新建2家钟书阅读驿站,开展各类阅读主题活动68场;更新完善滨水公园、健身路径等配套设施,启动乡风文明“十个一”示范项目,深化“微光成炬志愿守胡”文明品牌建设等,不断提档升级文体品质、丰富百姓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