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沃野谋振兴,奋楫扬帆正当时。今年以来,滨湖区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锚定“环湖都市型农业农村”的发展基线,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奋力描摹滨湖乡村全面振兴生动实景,为全面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的滨湖篇章贡献“三农”力量。
精耕细作、深挖潜能
拓展粮食增产新空间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滨湖区始终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突出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环环相扣抓紧粮食生产。深筑高质高效发展根基,坚持系统思维,注重良种、良法、良田与良机有机结合,出台《滨湖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方案》,推进数量、质量、生态一体建设。实施全区水稻机插秧和秸秆综合利用,直湖港两侧500米完成小麦秸秆全量离田。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完成部级下发110个点位校核工作、样品制备和检测工作。加速提升民生保供能力,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推动滨湖区市属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年内建成蔬菜基地400亩。防控小麦赤霉病,加强预测预警和技术指导服务,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免费用药全覆盖;应用生物农药防治、理化诱控、灯光诱杀等技术,建设市级水稻绿色生产示范区,牢牢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全面推动粮食增产提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抓紧抓细关键措施,全区夏粮生产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的良好态势,种植小麦面积1950亩,较去年同期增长7%,单产达315.89公斤,总产达632吨,较去年同期增产12.7%,为全年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打特色牌、走特色路
延伸乡村产业新链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园区化、科技化、融合化为重点方向,滨湖区积极培育环湖都市型产业链,形成“农业+多业态”共同发展的格局。
布局强园“新赛道”。全力推进全省首批无锡唯一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设,园区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已进场施工,高标准生态核果种植基地、茶叶种植基地等项目推进中。胡埭镇九龙湾花彩乡创园花星球通过开展 “赏花+农耕研学”“赏花+露营”等特色活动,打造多点位爆款传播地标,不断延长“赏花经济”产业链。
蹚出数字“新路子”。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产,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农业”应用场景,孵化服务时茗园、锡湖灵芝等“智慧农业”赋能农产品电子商务,上半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幅10%以上。世外源生态农庄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系统,荣评2023年度无锡市“无废农场”、2024年长三角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增添品牌“新亮色”。成立滨湖区醉李、杨梅产业链党委,不断加大农业品牌塑造培育、营销推介和宣传保护力度。组织现场观摩杨梅等产业发展情况,开展滨湖杨梅专题研讨会,聚力滨湖杨梅产业“抢鲜、提鲜、保鲜”。政府全资购买杨梅采摘意外及救助保险,受惠所有杨梅种植户8000余人。多渠道拓展品牌赋能形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时代艺术设计杨梅品牌包装。新建产品疏导点20个、快递运输点8个,借助冷链专列、专车,实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高效衔接。
人民至上、共建共享
激发强村富民新动能
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美丽湖湾区的重要内涵。
筑牢生态环境防线。系统推进太湖沿线生态修复扩容,因地制宜建设全国长江中下游首个大型长江江豚保护中心,已正式选址滨湖区薛家里,滨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强化“技防”与“人防”联动,推进滨湖区渔政指挥调度中心三期项目建设,实现技术再升级、盲区再缩减。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保持高压态势,开展定量监测和快速检测,守护百姓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滨湖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获评2023年度全市行政执法先进单位。
打造美丽乡村集群。以“湖湾乡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为抓手,聚焦留“乡愁”、显“土味”、展“和美”、强“农旅”,以绣花功夫绘就幸福底色,实施新一轮“3+8”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整治提升项目,加快推进庙下等3个优品类村庄、严巷等8个重要节点类村庄建设,焕新乡村“颜值”,到2025年底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率达75%,串珠成链构建美美与共的滨湖版“富村山居图”。
开辟百姓增收渠道。想方设法挖掘增收潜力,扎实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一村一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镇村联合、村企合作、村村抱团等模式,1—8月全区集体产权交易项目交易总数973起,成交总金额1.91亿元。持续打响“太湖108廊道·湖湾乡落”滨湖农文旅品牌IP,开展农文旅招商推介会、消费季等活动,量身定制“春夏秋冬”四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布展特色农文旅市集,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探索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路径。
下一步,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滨湖区农业农村局将紧紧围绕滨湖区建设高品质美丽湖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区的大局,积极抢抓政策机遇,筑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滨湖新实践提供坚强支撑。
高质高效
在产业提档中创响品牌
统筹农业产业规划和布局,突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引领带头作用,一体推进马山、胡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镇级产业园、村级特色园提档升级,加快培育一批市级产业园、特色园。构建乡村“土特产”体系,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高水平打造梅、李、花、茶“四个一”品牌,全方位推动滨湖地产农产品“产、装、宣、销、运”提质增效。扎实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面积,年内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至82%。
宜居宜业
在全域统筹中各美其美
尊重乡村自然地理格局,注重乡村全域规划,以“3个一线”村庄为重点,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整治项目,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布局优化,将乡村生活韵味与现代城市元素水乳交融地呈现出来,全力打造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和滨湖特点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落实规划发展村和一般村庄分类管护机制,推进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长效综合管护。
富裕富足
在深化改革中澎湃动能
构建特色鲜明的农村经济模式,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制度体系。用好用实“三资”等监管平台,提升运行能力,拓展新功能,以精细化管理引领集体“三资”规范化运作、高效化利用。巩固滨湖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线上交易省级试点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无锡市“双百行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数字乡村、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激活乡村资产资源要素,推动产业更优更强,展现强村富民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