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植优补短、尽锐出战。今年,中欧产业创新区(梅村街道)一边依托强大的产业优势,着力谋划中法、中德、北欧产业区,“一带一路”合作园这4大国际园区,以精密制造为特色打造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医疗器械4大产业,抢抓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新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布局新领域新赛道;一边则立足自身深厚的文化优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砺人,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增进文化自信、厚植文化自强根基,传承并创新吴文化。历史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发展双向奔赴、双向赋能,梅村正谱写着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双招双引,增强产业竞争力
国内图形芯片设计龙头企业投资的景嘉微GPU先进架构研发中心、第二总部项目及配套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前不久,投资超20亿元的景嘉微研发中心和第二总部项目开工建设,实现了梅村街道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的“新”突破。
“大而强”龙头项目和“小而美”关键项目齐头并进。今年以来,中欧产业创新区(梅村街道)累计签约招引25个项目,列入市级招引备案的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167.39亿元,已完成投资50.1亿元。其中,由全球知名企业法国埃顿集团投资的中法产业园,总投资超10亿美元,实现了高端产业园“新”高度,目前园区内总投资1.5亿美元的施耐德电气无锡绿色智慧产业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梅村本土上市公司宝通科技与国际矿业巨头力拓集团续签8年的合作协议,同时成立宝通全球技术服务中心和澳洲创新实验室,成为梅村企业对外发展的“新”标杆。德国威巴克集团无锡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的空气弹簧项目成功签约,实现外资企业深耕梅村的“新”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德科技园控股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中欧产业创新区(德国)离岸商务中心,启动了菲沃泰、腾旋科技、胜鼎智造、博宇塑机等一批梅村企业与欧洲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对接,实现了中欧产业创新区(梅村街道)提升对外开放合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逐“新”提质,锚定未来。中欧产业创新区(梅村街道)将乘势而上,巩固好涉外招商“基本盘”,把握好未来产业“方向舵”,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找准结合点,强链补链延链一批“5+N”产业链优质项目。加大力度、加码政策推进红梅人才工程计划,对接海外科创人才资源,探寻招才引智的特色之计,营造招才引智的整体环境,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和服务体系。
提标补短,增强民生软实力
每天中午,家住梅村街道泰伯一社区的周老伯都会听到一阵熟悉的敲门声,这是街道助餐中心的送餐员来给他送餐了。这是他享受送餐上门服务的第6年。“一年365天中有350多天,热气腾腾又丰盛可口的饭菜送上门,很暖心、很幸福!”周老伯连连点赞道。目前梅村街道助餐中心为240余位老人送餐上门,全年送餐量近10万份。
为答好养老服务这一必答题,梅村街道加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按照医养结合、医防融合模式,新建养老机构和社区医院。其中,养老院设床位350张,护理床位占比100%;社区医院按照“二级专科医院+特色+中心”规划设置定位,设床位240张,开设内科、外科、康复科、骨科等门诊科室25个。同时,街道还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布局,构建“一中心五站点”的医疗服务格局,实行“一体化”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
从泰伯奔吴起,梅村开启吴地崇文重教之风。如今的梅村,孕育了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等具有影响力的百年名校,逐步构建从托幼到高中共20所学校的整体教育发展体系。本着“政府办好学,百姓上好学”的原则,今年梅村配合推进梅村实验小学改扩建、梅里中学二校区新建项目,完成梅村实验中学新建项目,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公办资源配置率。今年颁出的“至德奖”,共有160余个人(团体)获奖,更好地凝聚社会各方共同关注教育、参与教育、推动教育的情怀。
为满足群众对高质量人居环境的需求,今年梅村街道投资2亿元对梅荆花苑一期二期、泰伯花苑二期、梅荆花苑六区实施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惠及居民约8257户。立足品质,加快推进道路景观品质提升工程、吴风广场工程、梅村村安置房项目,积极筹备无锡朗诗梅村高压走廊、沿伯渎河景观提升(高浪路至新锦路)等项目,打造具有层次感和文化感的高品质城市空间。
文化强街,增强城乡吸引力
今年上半年,梅村文化地标——梅里古镇的人流量突破1100万,总营收超3200万元,累计销售额达2.1亿元,同比增长25.97%。7月,梅村二胡“走进”大美新疆,以二胡为媒,开展文化润疆活动,共商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民族团结的协奏曲在太湖之滨、天山脚下声声奏响。8月,梅村二胡艺术家在“太湖舰”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奏,婉转悠扬的二胡声伴随着海浪声,为官兵们带去了一场难忘的音乐盛宴。梅村街道用吴文化、红色文化、二胡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群众研磨精神食粮。
依托吴文化的历史底蕴,梅村街道加快文化保护传承布局,深入开展泰伯庙活化利用,建设梅里遗址博物馆、至德广场,成立薛燕戏曲、赵氏工坊、国韵文化、桑蚕文化馆工作室,提升居民群众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全面促进文旅融合,将二胡文化园、泰伯庙、南新旅社、梅里古镇、二胡产业园、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等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孕育了庙会民俗游、文化寻根游、红色经典游等旅游形态和旅游线路,推出了“吴文化研学”“红歌快闪”等特色文旅活动,让优秀文化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梅村街道还广泛链接各方文化资源,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办好吴文化发展大会、吴文化研讨会、全国泰伯论坛、新四军江抗精神理论研讨会,通过高水平的交流研讨,深入挖掘吴文化、红色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整合,实现文化融合。街道投资拍摄的电影《泰伯》,用独特的视角,展现泰伯以“至德”为核心的价值观,还原吴地文化的发展历程,影片下半年将公映。
此外,梅村街道还突出文化培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健全美育培养链条,梅村中心幼儿园、梅村实验小学、梅村高级中学三所百年名校推动二胡特色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