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0版:特刊

无锡公交集团:睦邻友城,让出行更美好

  每天清晨5时许,东方既白,城市还未苏醒的时候,无锡公交的工作人员已经在进行发车前的准备工作。

  待到6时过后,校园定制公交、响应式公交、动态公交等迎着朝阳纷纷跑动起来,穿梭于锡城的大街小巷,运送一批批赶着上班、上学的人们。

  作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城市形象的移动符号,75载车轮滚滚,无锡公交助力城市发展。

  步入新时代,从燃油公交车到纯电动公交车;从人工调度到智能指挥;从有人售票到刷码乘车;从站杆式简单公交站牌到样板式智慧候车亭;从站站停靠到响应式停靠;从被动等车到动态公交;从城区公交到跨区域公交一体化;从单一经营业务到成体系的多元经营……种种蜕变生动诠释了“睦邻友城 让出行更美好”的服务理念,用责任和担当奏响了一曲“人民公交为人民”的交响乐,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新时代公交答卷。

  出行定制化,串起温暖“就医路”“上班路”“上学路”

  一座城如何“宠”你,从一辆车就能体会得到。

  这个新学期,无锡公交集团在原有39条线路的基础上,又上线了18条校园定制公交线路。全线125辆校园定制公交全部安装了拥有预紧式安全带的软包安全座椅,从校门到家门,家长可以通过App实时了解车辆的位置信息和孩子的乘车动态,省心更安心。

  今年2月21日,无锡公交集团打破传统公交运营模式,开通校园定制公交,为许多双职工家庭解决了“接送娃上学”的燃眉之急。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无锡公交集团深入了解家长与学生的需求,逐步为校园定制公交优化线路、安装安全软包座椅、配备应急药箱……让服务更加细心、贴心、暖心、放心,力求保障学生的出行体验。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通60条校园定制公交线路,服务我市35所学校。校园定制公交日均发班205个,日均投入车辆109辆,涉及学生3076人,日均服务学生近4600人次,成绩十分亮眼。

  道顺民心畅,路通百业兴。近年来,无锡公交集团持续探索优化公交布局,打造“定制公交”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求,串起一条条有温度、有质量的“就医路”“上班路”“上学路”。

  打造“小特微”定制服务,推出动态公交,以定站不定线、网上预约、按需响应的方式,代替以往两点间的线性出行习惯,填补公交线网空白,提升运营效率,为区域内市民提供全时段的出行服务。现如今,动态公交注册用户达2.2万人,累计服务近23.7万人次,日均完成订单534单,单日订单最高达1816单,已成为市民短途出行的首选。

  “上车请招手 下车请按铃”。在44条线路上实行公交站点“响应式”停靠,大幅缩短了市民出行时间和车辆运营时间。

  此外,无锡公交集团还推出幸福微巴系列,护学微巴线37条、企业微巴线54条、里巷微巴线3条、健康专线8条,连获四届无锡市“民心工程奖”金奖。

  不只为市民的日常通勤服务,擦亮城市名片、展现城市形象,无锡公交集团同样走在前列。

  9月15日,串联起锡山区羊尖镇多个旅游打卡点的羊尖文旅微巴专线正式开通,乘车免费、多个班次可选及合理的线路设置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体验。车长6米的小巧身材,红黑色配色的酷炫车身,“袖珍”的车型穿梭在村巷之间,成为一张流动的文旅名片,让市民旅客在站点流转中感受乡村的美丽蝶变。

  羊尖文旅微巴专线的开通,弥补了乡村公共交通的不足,解决了部分景点停车位少的问题,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无锡的街头巷尾,敞篷双层巴士缓缓驶过,追随着落日的余晖,仿佛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浪漫与温柔。夕阳的金色光芒洒满车身,与车外的风景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傍晚,斜阳如画,和风轻拂,敞篷双层巴士在余晖中穿梭。

  无锡公交集团别具匠心,将一经推出就火爆锡城的双层巴士作为载体,紧扣黄金周、节假日、赏花季、婚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进一步推动“公交+文旅”深度融合。

  创新场景化,打造“15分钟公交便民服务圈”

  谈起无锡公交,无锡人脸上无不写满喜悦和自豪。对市民来说,公交车已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它是一个流动的城市窗口,代表着便捷智慧的生活品位;它还是一种潮流,引领着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 ;它更是一种彰显,浸润着无锡这座城市的温情与和善……

  7月1日,无锡公交集团巴士邻居广丰站、会西站、惠峰站、张镇桥站、晴山蓝城站启用,8条社区微巴与区域内不定点不定线的随需公交同期“上新”,连点成网,“15分钟公交便民服务圈”再扩容。

  巴士邻居围绕公交出行和居民需求两大核心内容,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背景,是无锡公交在探索公交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方面的一次重要尝试。聚民意、惠民生,将公交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社区居民身边,既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短途出行,也可使居民享受到各种便捷的生活服务,真正落实“贴近社区、贴身需求、贴心服务”的口号。

  “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巴士邻居将公交服务“搬进”了小区,既能通过“缺什么补什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民生服务供给难题,更能满足社区及周边居民“通勤、买菜、定制”的多元化出行需求,缩短“家门”到“车门”的距离,以人文之暖增强了市民内心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

  除了满足居民通勤、送学、就医等共性出行需求外,巴士邻居也为辖区内居民“量身定制”了不少特色服务。“以往,定制公交、随需公交等新线路的开通都是独立、零散的,对于有需求的线路应开尽开,而巴士邻居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依托睦邻服务平台,我们用‘家门车门无缝对接’的社区巴士和‘随叫随到’的随需公交将便民服务串连起来,加强出行需求与生活场景的联动,全面盘活社区公交出行、城市旅游、购物、康养等产业链,真正实现‘一刻即达’的幸福。”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无锡公交集团全面整合公交、沿线景区、热门商圈优势资源,推出时尚亲民的巴士咖啡,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创建“一个平台+N个应用”服务平台,一站式整合出行与支付,将满足“市民美好出行需求”延伸至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创建“一线一群”服务模式,打通驾乘沟通的“最后一公里”。截至9月16日,集团公司共建立服务群308个,入群人数22538名,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开启“无人机”巡航先河,2024年清明节期间,无锡公交集团首次启用空勤巡航保障市民和游客安全、顺畅出行,这也是全国公交应用场景首个“低空+”示范应用。

  建设品牌化,用爱传递城市温暖

  “甜都”无锡到底有多甜?无锡公交告诉你。

  今年6月,公交卡通形象甜嘟嘟(TianDD)正式和大家见面,作为无锡公交的“形象代言人”,甜嘟嘟的原型就是一块可爱讨喜的方糖,一经面世,就以其独有的亲和力,为公交服务与市民出行建立起了更加深层的情感链接。

  一直以来,无锡公交集团用爱传递温暖,将公益之路与品牌形象共筑,让无锡公交更有温度,让品牌理念更有深度。

  今年1月30日,无锡公交集团召开品牌发布会。无锡公交集团品牌文化体系升级,“睦邻友城,让出行更美好”品牌正式发布,品牌建设工作拉开崭新序幕。

  暖民心,90分钟内常规公交免费换乘、90分钟内公交地铁优惠换乘,70岁以上老人、军人、残疾人等人群免费乘车。2500余辆公交车实现公益宣传全覆盖,公交站台设置公益广告2600余幅、小灯箱及插片公益广告15100余幅。公交电子站牌长年不间断循环播放公益宣传。

  惠民生,举办“公交开放日”,让更多市民乘客走进公交,“零距离”地感受无锡公交企业文化氛围,了解无锡公交发展成就。5个最美“巴士爱心驿站”和76个调度站全部对社会开放,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歇脚场所。

  顺民意,新建改造候车亭274座、智能电子显示屏150个、更新线路灯箱75座,更新不锈钢候车凳1973张、新型候车凳242张,勇担社会责任,打造特色公交名片。

  无锡公交集团的品牌建设同样离不开党建引领这把“金钥匙”。

  为深化“一支部一特色”,构建具有公交特色的“巴士红”党建品牌集群,无锡公交集团精心打造了国家省市级敬老文明号6条、工人先锋号17条、青年文明号16条,打造63路“红色先锋号”、“崇德倡廉”510公交专线、“幸福微巴”、安康文化宣传线等品牌线路29条。

  全力打造“红色匠心车间”、廉政教育馆等可视化党建品牌阵地,进一步发挥邵坚林劳模创新工作室、浦锡东技能大师工作室在项目创新创效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有3个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汽车运输管理类优秀QC成果正在全系统中进行推广。

  建立“无锡公交”“无锡市公交”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矩阵,推出热门景点、citywalk出行攻略、新业态优惠活动等。目前“无锡公交”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达40余万,公交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未来,无锡公交集团将从需求侧出发,积极响应市民出行需求,与乘客建立良好关系;延伸服务窗口,将公交开进学校、社区,精准服务群众出行;创新营运模式,发展“小特微”灵活线路,推广无人驾驶示范线;强化社会互动,持续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传递公共服务民生温度;践行绿色理念,着眼碳文化、电文化,赋能城市绿色低碳出行。

  此外,无锡公交集团还将秉持“流量为先,全员经营”的经营理念,遵循“睦邻友城 美好出行”的服务理念,为市民提供安全、准时、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并参与到城市和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中,共同创造更加和谐、友好的环境。

  “睦邻友城,让出行更美好”,这既是无锡公交集团对公交事业的执着追求,也展示了其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高度关注。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无锡公交集团将继续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为城市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今后,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交通集团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无锡公交集团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有信心、有能力继续谱写新的时代华章;有信心、有能力为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为建设国家公交都市和交通强国贡献新的更大的公交力量。

  本版撰稿 徐兢辉、潘可颖

  图片由无锡公交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