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苏南五市同步监测珍稀猛禽

为解林雕“分布之谜”提供宝贵观测数据

  鸟友“Andy” 摄

  本报讯 又到候鸟迁徙季,成千上万的猛禽结伴南下,来到迁徙路线上熟悉的“歇脚点”——无锡太湖沿线山脉觅食、作短暂停留。9月28日,结合秋季观猛活动,无锡和南京、苏州、常州、镇江苏南五市的观鸟爱好者首次联动开展林雕同步监测活动,为揭开这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分布变化之谜”提供宝贵的观测数据。

  “无锡的林雕出现了,在十八湾华藏寺!”当天上午9点51分,一位无锡鸟友在微信群里发出的一张照片,让已蹲守在军嶂山山顶两个多小时、仍“颗粒无收”的另一支无锡观测小分队队员兴奋不已。“南京和苏州鸟友都已传来喜讯,终于无锡也实现了‘零的突破’,真不容易。”资深鸟友“脉动”高兴地说。

  为何选择林雕进行同步监测?“这是因为我们发现这几年林雕的分布有北扩的趋势。”“脉动”告诉记者,林雕是一种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珍稀猛禽,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一带,江苏以前比较少见。根据鸟友们的观察记录,江苏最早在2013年、无锡最早在2016年记录到林雕,但总体比较少,直到最近几年,苏南的鸟友发现林雕逐渐多了起来,甚至在华北、东北都有相关监测记录。是否它的分布有所变化?带着这一疑问,苏南五市的观鸟爱好者发起了此次同步监测活动。

  “稳重有气势,有王者风范。”当天守候在军嶂山的鸟友“Andy”说,以前就在军嶂山观测点拍到过林雕,数公里开外就能通过望远镜发现其踪影,足见体型之大。据了解,林雕属于大型猛禽,双翅张开,翼展最大可以达到1.8米,飞行时它的翼端有非常明显的7根“翼指”,翼的基部则略为内收,常利用风及气流贴着林冠层缓慢盘旋或飞行,观测人员主要通过它特征鲜明的翅型和飞行姿态进行辨别。

  经过半天的同步监测,最终苏南五市的观鸟爱好者共监测到林雕15只次,所有城市均有记录,其中无锡为1只。此外,从8月24日我市鸟友启动今年秋季观猛活动以来,已累计统计到赤腹鹰、燕隼、凤头鹰、松雀鹰等20种猛禽超两千只次。对观鸟活动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关注“太湖飞鸟”微信公众号积极参与进来,为鸟类观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王怡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