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玲 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地标是一个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体现,更是一座城市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无锡有很多文化地标,无论是走过了1000多年风雨的东林书院,还是历经百年之久依旧钟声回响的无锡县图书馆;无论是蠡湖畔正在建设的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还是活化焕新后逐渐融入当下生活的钱锺书故居……都聚合成为无锡最具魅力的风景线。
如何让这些文化地标成为人们可体验、可感受、可触摸的当代生活?如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发展的硬支撑?10月14日晚,一场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文化沙龙在无锡市委党校图书馆内举行,40多位来自全市各行业的文化爱好者们济济一堂,围绕新地标建设、老地标焕新等话题畅谈历史、交流观点,为城市文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文化地标如何提炼城市精神特质?
“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不应仅有简单文化元素堆叠的奇特炫目外表,更要承载城市的传统文化、城市文明发展的种种辉煌成就和历史脉络。”现场,文化沙龙主持人、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教师余若澜开宗明义,抛出观点。她认为,而今的城市,面对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地域文化往往处于劣势,很可能丧失自我,淹没在“文化趋同”的浪潮之中。而文化地标的打造,在尊重无锡精神特质、充分传承无锡文化内涵的情况下,能使城市避免陷入“千篇一律”和“千奇百怪”的“怪圈”中。“城市的发展不能只保留文明的碎片,还需要以‘我’为主体创造新的文明。”余若澜说。
赓续江南文脉、塑造城市IP是提炼城市精神的必经之路。来自梁溪科技城的朱婷说,文化场馆、建筑、景区等地,必须用好“在地思维”,深入挖掘、还原和提升地域文化价值,才会因其特有气质而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标,成为蕴含地域文化与精神的所在。“惠山北坡,聚焦全龄友好,落实‘显山透绿’,以无锡传统文化为基地,打造主题公园;北尖儿童友好示范公园、京杭大运河(经开段)等示范段剩余工程正加快建设进度,实现‘串珠成链’,让运河千年文脉更具生机与活力。”她举例说。
“重视地标的建设,应该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系统工程,也是构筑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之一。”来自市体育局的邱海华说,将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地标建设进行系统化重构,支撑起城市文化精神的新谱系。在无锡民盟的石皛磊看来,打造“最无锡”的地标,可以将泥人、锡剧、二胡等地方文化精粹融入文化地标的建设中,通过不断融合提升,形成有特色的文化IP。而当这些文化地标“出圈”后,反过来可以助力锡剧、二胡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只有多种文化样态的相互融合,才能令文化地标获得灵魂,才可以让文化地标真正焕发光彩。”石皛磊说。
文化地标如何展现城市当代价值?
“好的文化地标可享誉世界、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以时间为轴、以空间为媒,与文化的积淀、文脉的延续紧紧联系在一起,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人民群众共同的情感回忆紧紧联系在一起,更与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来自锡师附小的陈垚犇说,打造文化新地标,不但需要与自然环境、城市发展融为一体,更应该成为服务当代人文化艺术生活的一种公共建筑,承载他们的情感记忆、供给他们所需的情绪价值。
“文化地标服务的对象是人,是城市中生活的人民。”来自市委办的刘红生说,群众期望获得的文化服务,需要具有均衡性、便捷性、可及性,这就要求把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他建议,可以将无锡的文化地标进行梳理,构成较为完善、覆盖广泛的文化服务网络,同时,积极引入品牌商业、创新科技、潮流消费等元素,推动文化、商业、旅游等深度融合,让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新地标的建设是时代发展之势,是城市发展之需,更是民众生活所盼。近年来,无锡进行文化场馆建设、“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钟书房建设,其中有新地标的建设也有历史地标的焕新。“锡山顶上的龙光塔屹立于世已有400多年了,是无锡老百姓心心念念的地标建筑。时至今日,尽管无锡的地标建筑高度一次次被刷新,但在许多无锡人的心目中,龙光塔仍然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标识。”市人大的郑姣说,老地标的焕新契合了百姓呼声和需求,在人民群众中具有感情基础。来自无锡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的潘飞则认为,积极挖掘新的文化元素,补齐地方上的文化服务短板,不仅能更大程度满足老百姓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迫切诉求,也能打造出更多的文化产业高地,最大程度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精神文化诉求。而近期无锡正在建设的美术馆、奥体中心、音乐厅和文艺中心,也正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有力推动培养文化产业发展,打开无锡文化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文化地标如何助力人文经济发展?
如今的无锡,正在“建设人文与经济、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融赋能的文化名城,打造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样本”,无锡茂新面粉厂变身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北仓门蚕丝仓库变身艺术展示中心、无锡县学旧址变身无锡国专纪念馆,一个个文化新地标正在焕发光彩,成为无锡特色旅游观光与文化记忆的重要场所。“应当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朱婷说,文化传承的“以变应变”,就是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手段发展。
“无锡通过挖掘吴文化、工商文化、江南文化、运河文化等元素,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延续了城市文脉,还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陈垚犇说,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就是生动的诠释。产业园前身是无锡最大的轧钢厂——雪浪初轧厂。如今走进产业园,昔日厂房的龙门吊还在,却已成为产业园的一扇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大门,厂房内部则变成了影视剧的布景场地及入驻的影视企业。依托滨湖区的产业经济基础和文化资源,以“科技拍摄+数字制作”为核心,园区年产值跃升至60亿元,每年吸引年轻流量超百万人次、消费近百亿元,“曾经轧钢厂、今日梦工厂”成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来自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赵俊看来,文化“新地标”不仅仅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一个现代化的文化地标,不仅能够吸引外来投资,还能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无锡国际会议中心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会议场所,还是无锡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和展览,无锡国际会议中心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还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赵俊说。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文物,文化的地标不仅是历史留给现在的,还应该是现在留给未来的。”在文化沙龙的最后,余若澜表达了参与者共同的期待——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视角和高度,无锡未来将打造出更多现象级的文化地标。